墨龍一見花妖海棠也拿出一個核桃來,心裡的醋壇子算是徹底打翻了,冷嘲熱諷道:“哎呀,看來這個所謂的核桃會也真是一般,不管什麼人都能收到請柬啊!”突然他又覺得失言,看著小棠道,“我沒有彆的意思……”
話還沒說完,王小c笑著接道:“你是沒彆的意思,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而已。”
老龍王“噗嗤”一聲樂了出來,倒弄得小棠摸不著頭腦了,王小c就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小棠這才明白,臉上帶著不悅說道:“小墨,你這是在說我不配去,是嗎?”
墨龍臉上黑一陣紅一陣,說道:“我沒有這個意思,我是說……”
“你是說什麼啊?還真讓你說對了,我就是不配去,請柬是下給藕神的,藕神不喜喧鬨,就給我了,她知道你們一定也會去,就讓我來找你們。誰知道你竟然對我是這種看法,我真是多餘來,告辭了!”
墨龍見小棠真生氣了,連忙攔住她,不住地道歉,可小棠一點兒也不聽,一個勁兒要離開,墨龍隻好用眼神求助王小c,王小c看著小墨窘迫的神態是又好氣又好笑,站出來說道:“小棠,你何必和他一般見識呢?你也得體諒體諒他,你看咱倆都有請柬,就他自己沒有,他能不上火嗎?”
這句話說出來又換墨龍不高興,他走回去沉沉坐在椅子上,頭擺向一側不說話了。
老龍王看著三個孩子,笑得合不攏嘴,也出來打圓場說道:“好了小墨,彆鬨了,既然你們三個都能去,還糾結這麼多乾什麼。眼看著九月十二核桃會就到了,見到元君替我帶個好,估計你們好多朋友也都參加,正好可以敘敘舊。”三人聽了,這才都平靜下來。
時間過得飛快,九月十二很快就到了眼前,小棠一直住在百脈泉龍宮,倒是和老龍王聊得挺投機,這段時間王小c也常來,商量著去參加核桃會的事情。
本屆核桃會的地點在興國寺,興國寺位於曹範葉亭山村東,是濟南最有名的寺院之一。南北朝時期,章丘大部屬於衛國縣管轄,衛國縣初為劉宋時設置的僑置縣,隋開皇間更名為亭山縣,興國寺所在的位置在亭山城邊緣。從隋開皇六年(586年)改衛國縣為亭山縣,到元和十五年亭山並入章丘,亭山縣存續了234年,興國寺的營建及興盛當在這一時期。
王小c三人一大早便在墨泉集合,一路飛行來到了興國寺寺門口。他們見寺院坐北朝南,布局完整,規模甚是宏大,建築風格有唐宋遺韻。前為山門,山門兩側各一旁門。山門麵闊三間,單簷硬山頂,上施黑瓦,中間砌拱形門洞,門額石匾有“興國寺天啟七年夏重修”字樣,山門應為最初的二山門。三人踏步走入山門,他們來得太早,此刻並沒有什麼人來,隻有一些侍女童子張羅。主殿為大雄寶殿,坐北朝南,築於高近一米的基台上,台四隅各有一尊石雕臥獸,形態生動,鏤雕精細。大殿麵闊五間,進深四間,抬梁式木構架,鬥拱為五鋪作。雙下昂,單簷歇山頂。主殿東西兩側為配殿,東配殿為天王殿,西配殿為灶王殿。兩殿各三間,均為磚、石、木結構,硬山頂,頂覆黑瓦,建築規整。興國寺大雄寶殿與“天王殿”及“灶王殿”的搭配在國內佛教建築中較為罕見,堪為特色。
三人走入大殿,殿內立柱十二根,有八根為木質,四根沙石岩質。殿內正中有青石釋迦牟尼佛像一尊,係一整塊石頭刻製而成,高約五米,按唐代營造尺計算,約為一丈八尺,即民間俗稱“丈八佛”。造像金水塗身,頭飾螺髻,麵部豐腴,法相莊嚴,靜坐此間,俯視芸芸眾生。左右計有菩薩十二尊,佛後石匾書“慈航普渡”四字,殿內富麗堂皇。
大殿內的石佛造像帶有隋唐石雕色彩,鬥拱及梁架結構為唐宋之間建築樣式,柱礎是唐代中晚期的。由於曆代進行過重修,遺留的結構材料比較繁雜。東西配殿及山門建築為明、清時代遺物。
興國寺為章丘現存可考的建築年代最早的木構建築,而且也是濟南地區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興國寺的營造也很獨特,通過寺內佛造像風格及寺內年代最早的建築推斷,石佛像年代應早於佛寺院,也就是說先有石佛後有寺。
三人仔細看了看興國寺的布局,這時婢女童子已經張羅得差不多了,整個大殿瓊香繚繞,瑞靄繽紛,張燈結彩,氤氳盈盈。在大殿上首及兩側豎擺十幾張條桌椅子,桌椅五彩描金,但大殿所能容納的人數有限,殿外也有許多。桌上擺著珍饈百味,異果佳肴,琳琅滿目。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聲音道:“小c、墨龍王、小棠,你們三個來得可真早啊!”
三人看去,隻見進來一人,身穿黑色道袍,神采奕奕,仙風道骨,手拿拂塵,滿麵堆笑,王小c笑道:“穆山神,您也來了!”
墨龍一見來人是胡山山神穆子衡,腦子一轉,疑道:“不對啊,我記得上次在胡山誤傷小棠之時,你讓我們帶她去龍藏洞,你可說過自己是山神,出不了胡山,我們才走了一趟,怎麼你今天又能下山了?哦,我知道了,你是故意騙我們,拿我們開心是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