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玄圭是舜傳給禹的,其中的奧妙被鄒衍窺得一二,竟直接將自身法術提升了一個等級,壓製住了王小q身上的魔性。
王小q後怕不已,自己已經完全將魔童相的邪力融合,難不成無意識間真得會成為魔嗎?現在連木二和地皇看他的眼神都變了,臉上多了一分懷疑和嫌棄,他們心裡已經打定主意,這個師父是決計不能認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雖然他們本身也不能算什麼好人,但最起碼的好歹賢愚還是能分得清的。
“師父……”二人齊聲喊道,沒想到王小q卻直接打斷了他們後麵的話。
“鄒先生,請您教我根除魔性的方法!”王小q躬身說道。
“嗯,你身懷兩種無上功法,一正一邪,成佛成魔自然在你一念之間。”鄒衍緩緩說道,“但想要徹底根除是不可能的,自古正邪不兩立,一方強,則必有一方弱,我倒是可以教你克製之法。”
鄒衍便將五行罡鬥訣的法門逐字逐句得講給了王小q,
禹步罡鬥和掌目之秘訣,是道家法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俗稱踏罡步鬥術、掐訣術。道家各門派在修煉真氣階段都非常重視掌握這一門象天法地的技術,認為它是道之大要、法之元紀。步罡是乘正氣以禦物,訣目是主於神機而運化,修仙煉真,
禹步罡鬥之術的曆史頗為久遠,相傳在大禹治水時,功敗垂成之際,上天傳授此種步訣的方法,以製神召靈,助其成功,故名為禹步。經曰:禹步是禹受於太上而演天罡地紀,出為禹步,可以求真禁百物,人、神、龍、鬼、惡蛇毒蟲等,均能製伏禁止,伏而匆殺,拒而不伏者才能考慮誅滅,免多生冤孽。
禹步罡鬥法,是通過有規律的步形、步態、方位,將自身這一小宇宙與大宇宙中的場態融合,並且通過訣目的配合,調動自身的氣機和內部靈信,使施術者在自身周圍構成一個特殊的內外合一的場環境。這一場態在空間界說來已經接近四維空間,有利於各種信息的交流。步罡是乘正氣以禦物,訣目是主神機而運化,這兩者的結合運用,依據方法的不同就可以在自身周圍構築起功用和各不相同的生物場,而發揮出多彩多姿的功用。
訣雲:“步罡有跡可循,貴在靈氣充盈。”亦有師雲:“凡步罡之法,貴在存想,腳步不如手步,手步不如心步。”所以要求意念逐星而行,真氣逐星而行,光芒照耀,存念若真,則得真鬥,有於天之鬥降。若存念不真,真氣不藏三魂,就為空屍踏步。
王小q暗暗記在心裡,並按照圖形、符咒的關鍵所在,以氣為靈、以光為畫,在原地踏起步來。禹步罡鬥與鄒衍的五行訣相融合,更能發揮其二者原有能量,而且相得益彰,相互提高,獲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他體內正邪兩種神功本是對立相抗,但經五行罡鬥訣的從中調和,漸漸有了相融相生的跡象。鄒衍待王小q調息已畢,說道:“你體內的佛煞四諦無法完全根除,但無論是善力還是邪功,關鍵在於使用之人。望你多生善念,多行有益之事。”
“謹遵先生教誨。”王小q深深一揖,眼珠一轉,笑道,“先生,既然您都把五行罡鬥訣教給我了,那就再把結界之法一並傳授吧。”
“你還真是貪得無厭,好吧,教給你也無妨,隻是你要知道,此結界要與圩子牆共同使用才能發揮其最大實力,也就是說,隻有在此地才行。即使你學會布結界,也並無大的用處,法力高者根本困不住他。”
“哦,我懂了,煩請先生教我。”
鄒衍又將結界法決說給王小q聽,順便給他們講了關於圩子牆的故事。
當年圩子牆修好了,撚軍沒有來,盜賊也沒見蹤影。莊人將守牆護莊用的牛腿子炮抬進了門樓,巡夜的更夫也不再在圩子牆上轉悠,按時辰敲打棗木梆了。人們漸漸習慣了日出去勞作,入夜關圩門,安安穩穩過莊戶日子的平淡生活。其後世道雖有變遷,戰事不曾中斷,但竟未波及古莊。直到60多年後突然爆發的那場“張鳴九占章丘”匪事,才打破了古莊多年的安詳和寧靜。
1928年農曆七月初六,匪首張鳴九帶領30多個小嘍囉,混在趕東關大集人流中進入章丘老城,隻在縣衙前胡亂放了幾槍,便將民國縣政府各部官員嚇個半死。警察局、保安團更不知所措,縣衙上上下下亂了陣腳。時任縣長黃恪濟不顧百姓死活,棄城而逃。新任縣長鄧質儀慌亂中率大小官員倉促流遷相公莊,住進西當鋪及鄰近的榮裕錢莊和民生飯莊。一時間,千年古莊成了臨時章丘縣治。
張鳴九占據老城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城周老百姓慘遭殃禍,叫苦不堪。其手下匪眾更恣意妄為,大發橫財。自以為老城不堪一擊,相公莊也難逃厄運。狂妄叫囂“打開相公莊,直下東南鄉”。竟然野心勃勃想乘機再一口吃掉周村、淄川,其氣焰十分囂張。
在相公莊,因有圩子牆護衛,驚恐過後暫感安全的“父母官”縣太爺緩過神來,便派人四下邀請縣內、外各界知名人士前來商討滅匪之計。周邊泰(安)、萊(蕪)、濟(陽)、鄒(平)、齊(東)、淄(川)等縣保安團陸續從四麵八方逼進章丘,形成對張鳴九部圍殲之勢。縣內臨時組織起來的幾個保安團也紛紛靠攏相公莊。老人說,當時號稱有“七縣十三團”人馬舉旗討伐張鳴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