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c總覺得這個白兔公偷偷瞟自己,感覺怪怪的,難道仙人行為都這麼怪誕嗎?心裡雖然這麼想,但卻不敢表現出來。
墨龍問道:“您不在長白山待著,跑天蒼嶺乾嘛來了?”
“哦,我是專門來找你們的,”白兔公又看了王小c一眼,“是摩訶仙托我來的。”
在長白山羆子窩,摩訶仙與大兔精梅福交流羅漢法陣時,被已是金丹之體的王小c無意聽到並領會習得,黃河大破十殿鎖魂陣時,王小c在陣中,摩訶仙的三位神獸朋友—金牛、甪豸、神像,三位徒弟—羆子窩的寨主先憂將、五膽臣、小文正在在陣外,三重羅漢法陣加持,所以王小c的心裡對摩訶仙很是尊崇。
白兔公繼續說道:“現在他已去往濟南千佛山,讓我跟你們說一聲,希望你們有時間也能一塊去。事情緊急,他先走一步。”
“千佛山?那裡的神佛不都已經搬走了嗎?”墨龍問道。
“啊?是啊,搬走了,可能還剩下一個兩個的收拾尾聲吧,佛家的事我也不清楚,反正摩訶仙是去了。”白兔公說話含含糊糊,直接轉移話題說道,“哎,你們來這裡是乾什麼?探尋青龍?”
墨龍喜道:“嘿,仙人就是仙人,一猜就準。對了,你號稱長壽白兔公,活的歲數長,經曆的事情也自然多,應該知道青龍禪寺裡青龍的來曆吧!”
白兔公微微一笑,心道:終於問到真題了。他擺出一副洋洋自得的神情,“青龍禪寺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念困境之時青龍相助找到天倉地庫而修建,其實青龍並不在此寺,而在青雲洞……”
青雲洞又名朝陽洞,在燕子頂下的天倉嶺、青龍寺西北方向,斷崖上的青龍洞,夏天寒氣森然,沁涼異常,冬天溫暖如春。在此修行之人的居住痕跡,因煙熏火燎依稀可辨。
據說早年有一張姓道士在此修行,飯時就持缽進村乞食,飯後即刻返回洞中,反複多年,村人已習以為常。
有一年,山裡大旱,苗禾儘枯,民不聊生。附近父老鄉親雲集天蒼嶺設壇求雨,卻連一絲雲彩都沒有,正當鄉親們愁眉不展時,張道士手持缽盂來到現場,對鄉親們說:“鄉親們多年舍飯,無以為報,今鄉親們有難,我願助三尺好雨,以報舍飯之恩,興雲布雨的青龍就住在青雲洞裡,我已經把它請出來了,請看!”
說完,隻見張道士手捧的缽盂中一條蚯蚓大小的小青龍在翻滾遊動。眨眼功夫,小青龍飛出缽盂,平地一聲霹靂,如甩牛鞭,眾人駭然之際,天地昏暗,黑雲四起,隻見那條青龍張牙舞爪,風雲閃電中,越長越大,瞬間騰空,在接連幾聲驚雷後,大雨沛澤而下,甘霖遍野。雲開雨散之後,卻不見了張道士和青龍的身影。眾人尋覓,不見蹤跡,找到青雲洞,隻見張道士的缽盂遺留在了洞中。
墨龍說道:“那缽盂必不是凡間之器,我們去尋它一尋!”
“不錯,張道士的缽盂,是天蒼嶺的聖物,代代相傳,可惜啊,現在早已不知其蹤。”
墨龍失望地歎口氣,又追問道:“那青龍跟神龍降世有關嗎?”
白兔公被問的一愣,“啊?這個……沒告訴我啊……”
“誰沒告訴你?”
白兔公一驚,急忙說道:“哦,沒誰,我是說我不知道,也沒聽人說過。對了,摩訶仙好像知道一些,你們可以去千佛山時,順便找他問問。”
為什麼他一直要強調讓我們去千佛山呢?摩訶仙有什麼緊急的事情,還點名叫我們前去?這個白兔公怎麼感覺怪怪的?
王小c心裡頗多疑問,可是也沒有什麼解答,來找青龍卻無蹤跡,看來是非得去一趟千佛山了。
他和墨龍、小棠商量一番,覺得白兔公所知並不多,再留在此地也無益,不如早早離去,於是和白兔公告辭,三人直奔千佛山。
白兔公望向天空他們遠去的身影詭異一笑,好像一副奸計得逞的模樣,“完成一個任務,接著就是下一個!”說罷往西北而去。
隻不過,白兔公卻沒發覺,天上有一雙犀利似箭的眼睛正死死盯著他。
傳說野心勃勃的唐王征東,一路行軍打仗,一邊刷新曆史。唐王除了喜歡吟詩、書法,還有一大愛好,所到之處不管這地方有無名稱,喜歡給這個地方任性地命名,可謂隨心所欲瀟灑風流。唐王的玄甲精騎在章丘平原奔馳過後繼續往東南方向挺進,行至一深穀,如盆底,遇到了一座比胡山還高許多的懸崖,這懸崖鐘靈毓秀,鬼斧神工一般,筆直,唐王近九十度仰視,極與天齊,見有雄鷹展翅,懸崖上怪石林立,幾株翠綠欲滴的鬆柏胡須般倒掛,不禁對這崔嵬之處脫口讚曰:“危乎高哉!”
此崖正麵看像老虎臉,想起來時側麵看似鷹翅,愛妃又要臨盆而生,隨令手下在輿圖上標上“虎臉翅”“盆崖”。“盆崖”以東有條山嶺也陡峭無比,像閻王的鼻子崎嶇難登。唐王隻能下令安營紮寨開山劈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