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潭下秦瓊府邸果然不是空穴來風,王小q麵前這座宅院比之秦瓊祠還要恢宏許多,氣魄宏偉,嚴整開朗,一磚一瓦都有色彩豐富、簡繁得當的彩畫裝飾,舒展而不張揚,古樸卻富有活力。正殿所在的中庭空間最大,兩側還有角樓、側殿,樓閣之間圜橋相連,整個建築主次分明,高低錯落,輪廓變化多樣。
史書有過記載記載,曾有識水性好漢深潛入潭下,在水底發現一處府院,上寫“秦府”,裡麵用具齊全,似有仙人居住。據說明代時還有人在五龍潭邊曾經看見秦瓊父子身影,應是他們顯靈再世。
五龍潭曆史上經常發生怪異現象。一是清末1908年的一天深夜,五龍潭的水突然開始劇烈翻滾,就像是被燒開了一樣。然後,人們驚奇地發現,一個宏偉的唐代官宅從水中慢慢升起,樓閣華麗,氣勢宏大,這座神秘的建築在水麵上漂浮了一整夜,天亮時又悄然消失在水底,恢複了平靜。有人說那就是傳說中秦瓊的舊宅,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轟動,許多人前來探索,想要一探這座神秘建築的真相,這在《山東誌》中有確切記錄。第二次景象發生在1938年的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正值淞滬會戰最激烈的時候,五龍潭夜間傳出巨大的聲響,第二天,水麵上漂浮出大量殘破的古書。這些書籍的來曆神秘,可能是秦瓊舊宅的藏書,或者與五龍潭的傳說有關,記載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曆史事件。然而,在送往文物部門鑒定之前,這批書籍就不知所蹤了。三是1982年的某一天,jn市園林局工作人員對五龍潭兩側進行清理時,曾挖出一塊唐代石碑,上書“唐左武衛大將軍胡國公秦叔寶宅”,該碑後被定為jn市重點保護文物,一直保留在五龍潭公園內。多年來,有很多市民曾在潭邊撿拾到古物與器件,卻不知道從何而來。
2002年濟南地區出現連年大旱,千年來從沒有乾枯過的五龍潭也破天荒的麵臨乾枯的危險。由於潭裡有大量的魚和龜,公園管理部門便準備把它們全部轉移存養,準備實施時突然發現那些魚和龜及其它水生物卻在朝夕之間沒有了。由於五龍潭與外界水係或泉群沒有直接連通,所以其魚龜不可能自行遊到外麵,它們的去向成了一迷。而到了2003年,濟南地區雨量大增,五龍潭又恢複了往日的噴湧,潭水漸多,讓人驚奇的是那些魚龜等水生物猛然間又回來了。因此有人斷定,潭底必然有密道,更加應證了秦瓊府邸“神陷”之傳說。
最近一次出現怪異現象是《齊魯晚報》報道的:2004年10月29日淩晨3時左右,五龍潭又突然出現塌陷,塌陷處裂開了一條長達六米、寬為半米的大口子。塌陷處在潭正中央,水中的大裂口周圍聚集了大量的遊魚,望著深幽幽的裂口,的確給人一種很恐怖的感覺。由於五龍潭深不可測,從來沒有人知道水有多深,也沒有人敢下水探險,更不曾派遣專業潛水人員進入水中裂口去探察。人們站在潭邊看著塌陷處的大裂口,總覺得潭水詭秘而深邃,不禁使人感到一陣陣寒意。
現在,即使是王小q這般冷靜之人也被眼前所見而震驚不已,好在他還有點心理準備,逐漸恢複平靜,然後緩緩走了進去。
他粗略地看了看四周,徑直走向正殿之中,讓蛤蟆精無法近身的法寶就存放殿中供桌上,乃是秦瓊當年所用兵器—一對瓦麵金裝鐧。
“好兵器!”王小q拿起金鐧忍不住讚歎。這對鐧長度與劍差不多,卻有千斤之力,精銅打造,其上鎏金。當年,秦瓊便是依靠這對金鐧打出綠林道上的名號,“馬踏黃河兩岸,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到後來他征戰四方,馬上作戰以虎頭鏨金槍為主,但一招“撒手鐧”卻總可以出奇製勝,降將破敵。
更有“三鞭換兩鐧”的傳說故事。
李世民的唐軍與宋金剛的天興軍在霍州城外對陣,宋金剛派出尉遲恭,唐軍派出了秦叔寶,這次李世民親征太原,秦叔寶官拜正印先鋒官。
秦叔寶與尉遲恭是將遇良才,棋逢對手,在霍山腳下米糧川大擺陣勢,殺了個天昏地暗。秦叔寶馬戰使用的是羅家槍,步戰使用熟銅雙鐧,尉遲恭馬戰使用丈八長矛,步戰使用一條镔鐵鋼鞭。兩人陣前對打四五天,也沒有分出勝負。雙方的元帥都著急起來,宋金剛本來與尉遲恭有隔閡,他認為尉遲恭陣前不賣力,有私通唐軍之嫌,李世民在陣前看到尉遲恭如此勇猛,心下又起愛才之意,暗中與眾將官商量如何招降尉遲恭。
這一日,尉遲恭與秦瓊再次對陣。秦瓊首先說話:“尉遲將軍,你我打了三百餘合不見勝負,我看這麼辦,你我都有步戰兵器,咱今天來一個步戰,意下如何?”
尉遲恭因為遲遲不能戰勝秦瓊,已經受到了宋金剛的斥責,也在琢磨如何很快戰勝秦瓊。今天上陣,尉遲恭一聽秦瓊所言,心中就想:我的镔鐵九節鞭乃是神鞭,步戰一定能取勝。便說:“好,我同意步戰,但我有一個更省事的法子,就是我先打你一鞭,然後你再打我一鐧,以決勝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