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怕方軍說些不著調,或者是沒啥用的建議,他先圈了個範圍。
“最好是對地方財政有點幫助的。”
華國近些年的地方財政時不時暴雷。太多的城市背著一屁股債務處理不掉。
上麵為此是發了愁。
“給他們發點采礦船,讓他們自己去采礦,彌補一下財政?”方軍試探性的回答。
再次聲明一遍。
他不是什麼經濟專家,他隻能給出一些看似合理的建議。
“哪怕以後星際時代了,在宇宙中采礦變得很容易,一噸鋼鐵隻能賣100元,那也是純賺的吧?”
方軍是真的這麼想的。
現在所有的宇宙飛船全是可控核聚變動力。
能源的消耗可以當做沒有。
相對的,挖礦這種事,會變得很有性價比。
搞回來的礦產哪怕再不值錢,也能積少成多,慢慢地填上債務空洞。
“咦?”首長有些驚訝。
他是沒想到方軍還真就有不錯的方案。
主要是,這個角度,他還真就沒有想過。
那是純粹的星際時代的解決方案了。
畢竟,誰家能夠自由地來往於各個行星,去挖礦啊?
方軍不知道首長的驚歎緣由,不然,鐵定會再次吐槽一句。
華國是真的沒有做好成為星際文明的準備。
去各個行星隨便挖礦啥的,不是很正常嗎?
去月球挖,去火星挖,去小行星帶挖,去柯伊伯帶挖。
挖鐵挖銅挖金挖銀挖各種稀少金屬罕見元素。
這難道不是正常操作嗎?
有什麼值得驚訝的必要嗎?
無法理解。
“那公司已經有了相關的技術了?”首長下意識地追問。
“挖礦倒是簡單,就是冶煉尚成問題。”方軍搖搖頭。
“怎麼說?”首長又問。
“是這樣的……”
方軍對此大概地解釋了一下。
挖礦其實沒啥可說的,無論是最複古的純物理手段挖礦,又或者是用激光來挖,都可以輕鬆做到。
問題在於後麵的步驟。
也就是冶煉。
這裡要先提到方軍對於宇宙采礦的構想。
在他看來,星際時代的采礦,應該是集中了采挖以及冶煉為一體的。
也就是說,一邊挖掘,一邊冶煉。
至少做到了把礦石熔煉成為粗坯的程度。
以在小行星帶采礦為例。
總不能在那邊采挖完了礦石,不辭萬裡地把礦石拉回藍星,再進行冶煉吧?
那麼搞,還不如就在藍星上挖礦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