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全部正確。
三十道題,全部回答對了。
“厲害啊……還真的成了啊……”方軍驚歎地看著平板電腦上的答案,“你現在直接變成了數學家了啊。”
“可惜了,我的大腦,有點跟不上。”孫嘉言搖了搖頭,說出自己剛才的感覺,“每一道題,我都能迅速地找出破題思路,隻是,沒有足夠的算力支撐我去進行心算,從而直接得到答案。”
“沒事,這種表現,是很正常的。”方軍不以為然。
平心而論,孫嘉言的能力如何?
方軍給出的評價是,中上水平。
這個中上,是以科研水平而論的。順帶一提,他自個兒可能是中下水平,甚至隻是下上的程度。
顯而易見,一個人的能力,是跟他的大腦掛鉤的。
舉個例子吧,假如一個人,連背誦一條數學公式都需要三個小時……
那就彆指望這個人能有多聰明,研發能力有多強了。
因此,中上水平的孫嘉言,他的大腦……
隻能說一般吧。
硬要去形容,那就是至少有個蘋果七的水平。
比不上劉水雲這種蘋果十四,但是足以吊打方軍那種蘋果四的。
“你現在沒使用腦機,算力不夠是正常的,等你用了腦機,你就起飛了。”方軍伸手拍了拍孫嘉言的肩膀。
腦機這玩意,最誇張的是,最大程度去抹平人與人的差距。
除非人腦與腦機相連的最終效果,不是相加,而是相乘。那就沒辦法了。
但凡隻要是相加的程度,那隻要腦機存在,不同人類之間,大腦的差距,會無限縮小,甚至是沒有。
“確實,隻要我用了那個東西,這些……我一看就能得到答案了。”孫嘉言沒有否定方軍的發言。
具體的解題方法都有了,無非是算力不足,無法支撐他心算解題而已。
但凡算力足夠,怕是剛用眼睛看完一道題的題目,下一秒就能得到答案了。
哪裡需要用草稿紙去演算。
老費勁了。
“你們說的,都沒什麼問題。”花翠翠打岔道,“不過,隻有我的關注點不一樣嗎?”
她一邊說,一邊伸手指了指那些被用來進行演算的草稿紙。
“這解題手法……不像是華國常用的啊?倒像是小日子那邊的。一股小日子的味道。”
“有這回事?”孫嘉言有些茫然地拿起草稿紙,反複觀看,都沒看出異樣,“我怎麼沒看出來?”
他這可是實話實說。
他真的是沒有看出問題。
“有的。”花翠翠眉心緊皺,開始指出其中某個解題步驟,“這種解法,我們大學可不教,而是國外推崇的一種解題思路,小日子比較喜歡用……”
在花翠翠的解釋下,方軍與孫嘉言終於是聽明白了。
數學題確實是解開了,不過,用的是比較西方的解題手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