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家是賣鹵肉的,這最好是在前頭擺個明麵的台子,這樣客人一來就能聞到香味……”
“什麼台子?”
趙宛舒根據情況仔細說了說,當下的小餐館都是在後頭廚房做飯的,前麵都是桌椅,或是夥計招待,或是人家瞧著店鋪不錯,這才進來吃飯的。
但她想要的是那種人家一眼就能看到自家賣得是什麼,是更直觀的畫麵。
所以,她說的是前世那種餐廳店鋪開辟出來的玻璃小隔間,比如臘鴨店就在玻璃窗前掛著臘鴨,讓客人一眼就能看到,然後點出自己想吃的是什麼,現場切了做。
無論堂食還是打包,都很迅速,而不用還去一趟廚房。
而且,鹵肉味道更加的霸道,來來往往的人,隻要經過瞧見的,哪兒會不被吸引的。
所以,她是想在鋪子前頭隔開一塊小地方,放上個小灶台和鍋爐,裡麵熬著撲鼻的鹵肉,至於素菜則能擺在台子上,供人挑選。
後台的廚房則是能時時刻刻的作為後備提供。
趙容則聽著,以完好的那隻手摸了摸下巴,眯眼讚道,“這主意挺好的。就跟擺攤一樣,客人都是被食物吸引進來的,而不是被外頭的店名或者是吃食牌子吸引來的。”
“這倒是很省事呢!”
而且,當下識字率不高,客人認字的不算多,多數都是看著吃食鋪子順眼,進門來問店裡主打什麼的,然後點菜的。
這樣一來,不但能解決店裡介紹菜肴的問題,也能免了客人的煩惱,眨眼就知道賣的是啥,喜歡的自然就進來了。
趙三河也覺得這注意靠譜,“那咱們家是不是還得再砌個灶台啊?”
“是啊,也不用太大,這前頭主要是吸引人的,後頭灶房才是主要的。而且也能隨時隨地的送到前頭來。還有得打個台麵,上麵就擺著素菜這些。”
趙宛舒說到這方麵也是滔滔不絕,把腦子裡的主意都通通說了出來。
“……不過,咱們家也有不少東西要買,前頭留下的桌椅能用,但鍋碗瓢盆還是得趕緊買齊的……”
等討論得差不多,趙容則道,以手指撓了撓臉頰,“這些好說,咱們家是不是忘記了件事啊?”
“啥?”
“咱家店要叫啥名字?”
剛才太激動了,倒是幾人都沒考慮到名字上,現在都麵麵相覷。
趙宛舒:“不然咱們先找人把房子修補下吧!這鋪子早日搞好了,咱們才能早些開張。”
“還有,這買了鋪子咱們還是得趕緊跟家裡說說,至於名字,晚上回去咱們一塊兒想想就是。”
這修補房子也不是什麼難事,趙三河去鎮上尋了泥瓦工,讓其把裡裡外外都給粉刷了一遍,灶台也專門找了人來砌,這些有趙容則來監工。
他隻是傷了胳膊,倒是不礙著做彆的。
喜歡掌家小醫娘請大家收藏:掌家小醫娘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