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剩下的一罐,放在家裡。
李勉慶幸把它放在家裡,如非這樣,今天孔穎達非全部取走不可。
日子一天天過去。
站在房前,入目皆是泥土的田裡,已是綠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之象。
洗漱完,吃完早餐,李勉溜達著出門,右拐踏上田壟,往不遠處一四四方方的水田走去。
這是塊肥田,就在河邊,取水方便。
李勉把這裡,種上了從占城拿回的水稻。
水稻種子是占城王子,特意派人送來的。
不多,分苗之後,剛好兩畝。
種下去後,李勉幾乎每天來,記錄和觀察禾苗長勢,目前來看,一切正常。
走到田壟邊,李勉看了眼,滿意點頭,踏過田壟,朝田地旁邊的窩棚走去。
為方便照顧,李勉安排了人二十四小時看護。
這是稻種,隻能成功,不許失敗。
萬一被鳥給吃了,後悔都來不及。
“幺叔,田地裡水沒問題吧,能正常澆灌嗎?”看了眼比河床高出兩米高的田地,李勉對著窩棚裡說道。
窩棚裡走出一名身穿麻衣的少年。
正是李勉口中的幺叔。
“公子,目前夠的,不過,一個月後等河水降低,到時取水很難。”
從四月開始,關中雨水便日漸減少,導致河水水位下降。
李勉望著河麵,再看一眼稻田,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之前栽的時候,就感覺忘了什麼東西。
幺叔的話,提醒了李勉。
現在他知道了,他忘了引水用的水車。
想到這,李勉隨口與幺叔聊了幾句,便低頭往回走,且越走越快。
回家後,李勉立馬找到二子。
“二子,把莊上木匠都給我叫來,我有物件要他們去做。”
二子應了一聲,出府叫人去了。
不一會兒,三名木匠被二子帶著,來到李府前院。
“見過公子。不知公子喚我等來,有何物要製?”當先的劉老倌,躬身問道。
劉老倌身後兩人,是他兒子,還有侄子。
古代匠戶多為家族傳承,老一輩做什麼,後輩便做什麼行業。
像劉老倌家,便是世代為木匠。
李勉把手中紙,遞進劉老倌手上。
“劉老,看下圖紙,需要多久能做出來?”
劉老倌小心翼翼地接過圖紙。
低頭查看起來。
看了會兒,劉老倌用自己二十年來積累下的經驗,逐漸理清結構,已有初步想法,但對於用途,他猜不出來。
“公子,此為何物?”
“此物叫水車,作用是可以從低處,取水送至高處,灌溉農田。”
這是水車?
劉老倌看向圖紙,圖紙上那圓柱形的鬥子,確實有些像裝水用的工具。
劉老倌抬起頭,回答道:“公子,製出圖紙上的物件,約莫需要三日,才可完成。”
“不行,太久了,隻給你兩天時間,後天一早我要看到成品。”
李勉不隻想打造一具,而是很多具。
三天時間太長,必須縮減。
喜歡穿越大唐,開局拜師孫思邈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開局拜師孫思邈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