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雄縣城的人們,不論是官府的人,還是普通平民百姓,這幾日,都在默默的舔著傷口,消化著曆來未曾有過的無妄之災。
本來世間之人,多是好事者。不論身邊發生的事是大事還小事,是喜事還是壞事。不管大街小巷,還是鄉村僻野,隻要有人蹤的地方,都會是討論是非的主戰場。
而唯獨縣城被賊人一時占據之事,人們都不喜談論。哪怕是有人無意間起了話頭,聽伴們都會有所不悅,打斷話題的有之,轉身離去的有之。可想而知,此次的縣城被賊人一時占據之事,對人們的傷害是如何之深。
這就無形中增加了劉仁傑幾人探聽消息的難度,使得劉仁傑幾人逗留的這幾日徒勞無功。劉仁傑幾人再度相議,便決定往沐陽府城去了。
告彆了悅來客棧的掌櫃,劉仁傑幾人踏上了去往沐陽府城的路程。從鎮雄縣城的北門出,要行150來裡路才能到達沐陽府城。出發前,劉仁傑也曾問過林保瑞,有沒有代步工具可以乘坐前往沐陽府城的。林保瑞告知劉仁傑,行商的隊伍有車隊,可是商隊不捎人,隻拉貨。
從鎮雄縣城方向而至,最先到達沐陽府城的是沐陽府城的南門或者是沐陽府城的南外城,這是常理。劉仁傑望著眼前沐陽府城的南外城,他才知道,這裡也有富地方與窮地方之分。
從眼前所見的建築物來看,沐陽府城的南外城的繁盛程度都要趕超鎮雄縣城了。
沐陽府城南外城樓宇林立,且占地極大。街道寬敞,行人如織。街道兩旁的商鋪滿滿當當,而且顧客頻頻,一看便知,商業發展極其旺盛。
這隻是南外城,那麼沐陽府城彆的外城是否也是如此繁盛?那麼沐陽府城內城是否比南外城更為繁盛?劉仁傑帶著期待,在南外城找了一處地方,先行住下。
劉仁傑正式踏入沐陽府城的內城,是在兩天後。而這兩天,劉仁傑幾人的活動範圍都是在沐陽府城南外城,這也讓劉仁傑對於沐陽府城南外城有了更深的認知。
沐陽府城南外城的商鋪營生範圍五花八門,各種類的營生都有,可最多的還是糧鋪。從林保瑞的口中得知,沐陽府城南外城之所以糧鋪居多,原因在於,南外城是鎮雄縣城至沐陽府城最先到達的地方。而鎮雄縣也是個產糧區,鎮雄縣所產的糧食除自銷外,便大多是運往南外城售賣。鎮雄縣之所以也是個產糧區,便是因有橫山至鎮雄縣城的那一片肥沃的土地。
大致了解了南外城的狀況後,便由林保瑞做向導,帶著三人由南門入內城。也是從林保瑞口中得知,沐陽府城如鎮雄縣城一樣,有四座城門。而與鎮雄縣城不一樣的是,沐陽府城的城門間並不是一道相通,因為沐陽府城比鎮雄縣城大太多了。
當然,進入內城的四人還是以遊逛為主,以增長見識為目標,因此他們很悠閒,悠閒著在沐陽城內走過了許多的角角落落。也正如此,讓他們意外的遇見了馬毅。
遇見馬毅時,四人很驚訝,馬毅很開心,便要拉劉仁傑往附近的酒樓去。劉仁傑以累了為由拒絕了,卻接受了馬毅邀請的次日的接風洗塵宴。
馬毅為劉仁傑幾人設的接風洗塵宴在一家規格很高的酒樓,菜是豐富的,酒是好的,主要是心情是愉悅的。
酒宴的開始,無非都是吃吃喝喝,沒什麼新意。待酒足飯飽之後,馬毅便欲安排些節目助興,劉仁傑攔住了。同時表達出彼此也算是共過患難之人,聊聊天就挺好,馬毅便做罷了。
“劉兄,你們這來沐陽城,也不先去找我,讓我儘儘地主之誼。要不是偶然間遇上,我都不知道你們到了沐陽城。”
“我們幾人也是才到不久,尋思著先熟悉熟悉,要不然,我們就算想尋馬家兄弟,也不知如何去尋啊,還好,老天倒是把馬家兄弟送到我們麵前了,省得我們自找。”
“沒錯,老天待我們可不薄,沐陽城那麼大,都能讓我們偶然間相遇。可高千總就命薄了,竟然被賊人給害了。”
“馬家兄弟,高千總給賊人害了?是怎麼一回事?”
“劉兄還未得知?不過也是,大概也隻有我們官府知道些。劉兄,還記得之前你分析的鎮雄縣城的事嗎?我也是收到高千總被害的消息後,才明白過來,賊人占據鎮雄縣城,最終的目的竟然是衝著殺害高千總去的。”
“馬家兄弟,能否具體說說。”
“從我回了沐陽城後得到的消息得知,賊人從鎮雄縣城北門離開,不是棄城而去,而是去追殺高千總。劉兄,正如你之前所分析的,高千總強行奪城時,人馬已被打殘。而高千總在強行奪城後的第二日,見無力奪城,便欲往回退,拉開距離,不讓賊人知道隊伍被打殘之事。賊人卻沒放過高千總,打開城門追殺而出。劉兄,你知道賊人為何敢離城追殺高千總嗎?”
“我哪能知道呢,馬家兄弟,你快說說。”
“高千總的人馬還是有幸存者的,據幸存者所說,高千總帶著隊伍退至離鎮雄縣城五、六裡路時,不知從哪出現了另一夥賊人。這夥賊人的人數與占據鎮雄縣城的賊人人數相當,把高千總的隊伍攔住了。由於高千總在強行奪城時人馬損失慘重,高千總便讓隊伍先行按兵不動,以待增援。沒曾想,增援未曾等到,倒是等來了離城追殺他們而來的賊人。最後可想而知,在兩夥人數比高千總人馬要多的賊人的夾擊下,高千總的隊伍就崩了。高千總的手下當時不是不想給高千總拚一條活路出來,隻是這些賊人就是緊盯著高千總不放,高千總最終當場斃命。賊人見高千總命喪,便收隊匆匆離去,這才有幸存者留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