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棠想了想,又提筆在這些田字格旁又劃了一個田字格,四個空都寫了桑樹。
桑樹是好東西,能養蠶,桑葚還能當水果賣。
她按照類劃分後,又換了支細筆開始描線。
開荒種田,不能隻整理出來田地,還得挖溝修渠。
不管農作物還是水果蔬菜的成長都離不開水。
代表溝渠的細線從溪水一直延伸到田地裡,想了想,又劃了一條線從溫泉裡引過去。
穀裡地勢不是很平坦,要想把所有地塊整成統一高度又將是一個大難題。
沈清棠咬著筆杆思索良久,重新拿了一張紙,先劃線再畫地。
線直接進入各地,這樣就需要埋管。
或者挖一條主渠道過去,再埋管進每塊田地裡。
每塊田地拿地塹,分成一壟一壟的。這樣就不怕地勢高的地方澆不到水,也不用怕地勢低的地方會被淹沒。
每兩列田中央還得挖一條排水溝。
萬一碰上連雨田,能把地裡的積水排進溝裡。
沈清棠仔仔細細規劃著,儲水、澆水、排水的路線。
溪水不比河水,水流量太小,怕一時供不起這麼多田地用,還得在地頭修建一個大大的儲水池。
沈清棠最後在幾個空田字格下方點了幾個點
這幾個田字格分彆寫著:玉米、地瓜、土豆。
大乾按理說已經有這三樣農作物,隻是這三樣大約剛從大洋彼岸傳進來目前還不叫這三個名字。
從西洋人那裡引起的果蔬或者農作物,名字裡大都帶個番字或者洋字。
像西紅柿,以前叫洋柿子。
地瓜叫番薯。
辣椒叫番椒。
火柴叫洋火。
如今北川有辣椒,也應當有土豆,隻是需要時間去找。
至於地瓜和玉米,大概率在南方。
這些古代引進的作物,也是穿越女手冊必備之一。
因為古代人往往不懂它們的價值,現代人找到它們就能發一筆橫財。
就像王如意拿辣椒種來種花,沈清棠想的卻是辣椒能做的各種菜肴。
沈清棠記得查資料時,地瓜最初是被帶到南方,玉米也在南方。
想到南方,沈清棠咬了下筆杆,又寫了幾個詞,分彆圈起來。
甘蔗、芒果、荔枝、香蕉、椰子等。
甘蔗和荔枝肯定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