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宴時不回答是常態,回答才是意外。
她趁機閉上眼休息。
才合上眼,額頭上又傳來熟悉的微涼。
沈清棠乾脆裝死。
反正也沒其他人看見。
隻要自己不尷尬……也尷尬不到季宴時。
二樓四卡座依然爆滿。
但,直到巳時過半,糖水鋪子才有了第一筆外賣訂單。
沈清棠強忍不舒服,點燃香開始計時。
秦征說,從小乞兒接到單子傳回二樓,也就半盞茶的工夫。
在北川,一盞茶的工夫大約是指十分鐘。
也就是說五分鐘,沈清棠就已經拿到了顧客的點單。
東西不多,一杯奶茶,兩個奶團子。
買家離鋪子不遠不近,正常走要兩刻鐘。
崔曉雲麻利地用把奶茶和奶團子打包好,放進小冰箱,再裝進背簍遞給已經等著的乞兒。
這一步大概也用了半盞茶的工夫。
小乞兒飛奔下樓。
他們會用接力的方式,把甜點送到會員家裡。
小冰箱也是沈清棠的主意。
冰箱在大乾說新鮮也新鮮,說不新鮮也不新鮮。
大乾沒有冰箱,但是有種東西叫冰鑒。
把冰塊放在一個木製或者青銅製的箱子裡。
冰鑒箱體兩側有提環,頂上有蓋板,上開雙錢孔。
既能摳手也是冷氣散發孔。
箱裡可以冷藏食物,箱頂也能放食物。
沈清棠做的冰箱比大乾現有的冰鑒略微麻煩一些。
先是做一個略大的木箱,木箱裡鋪一層棉花,再墊上一層油紙傘用的油紙。
棉花是為了保溫,油紙傘用的油紙可以防水。
有至少鋪一層冰,再加一層用油紙包裹的棉花。
中間會放一大塊冰。
冰和棉花中間放需要冷藏的甜品和冷飲。
墊兩層棉花,一是保溫隔熱,二是為了防震。
古代沒有柏油路,路況不算好,坑坑窪窪的。
即使人背著木箱,也難免深一腳淺一腳。
尤其沈清棠的外賣小隊以孩童為主,比較活潑,喜歡蹦蹦躂躂。
縱使一直強調讓他們穩著跑,也怕他們穩不住。
兩層小棉被聊勝於無,求個心理安慰。
這是第一單外賣。
沈清棠有些緊張。
牢牢地盯著燃香。
才不過半炷香的時間,就傳來一聲竹哨。
這一聲哨響,沈清棠聽得懂,代表外賣已送到買家手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