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裡已經圍滿了人,聽到王良說這枚粗糙的銅錢竟然是北宋的,包括李鳳山和張大強在內,所有人都露出了一股不可思議的眼神。
尤其是李鳳山和張大強,這二位算是古玩界的頂級大佬,見多識廣,但是也從未聽說過北宋有哪位皇帝下令鑄造過永樂通寶。
“這小子懂不懂曆史啊,北宋九個皇帝從沒有永樂這個年號。”
“是啊,這小子該不會是把明成祖朱棣移花接木到了北宋吧。”
麵對店裡一片嘲諷聲,王良卻並不顯得緊張。
反而依舊穩坐泰山。
張大強昨個已經見了王良撿漏郵票的本事,此刻他示意眾人安靜,主動盯著王良問道:“王先生,你說這枚永樂通寶是北宋的,可否告知是哪位皇帝做的。”
“是啊王小友,老夫出師四十載,也算是有點孤陋寡聞了,請賜教。”李鳳山也主動拉起話茬子,用他那熟悉的鷹眼盯著王良。
王良沒有再賣關子。
“二位大佬可知北宋時期發生的方臘起義?”
得益於《水滸傳》的傳播,方臘這個人在民間並不陌生。
王良這麼一說,七寶閣內立刻有人小聲交頭接耳起來。
門口角落裡蘇靜的直播間,此刻在線人數已經突破三千,也都紛紛在公屏上熱鬨起來。
“方臘起義我知道,這哥們不是被宋江剿滅了嗎。”
“不是宋江,好像是被大太監童貫滅的。”
王良說道:“方臘起義是北宋末期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方臘起義後占領了附近六州五十二縣,他不但設置百官,還建了個年號,這個年號就叫永樂。”
“方臘穿了龍袍後,下令以他的年號鑄造貨幣,隻是技術不成熟,造出來的銅錢顯得粗糙,再加上時間短,銅錢的量也非常少,起義鎮壓後銅錢被官軍收繳銷毀,所以這種永樂通寶幾乎沒有流傳,僅存的還被後世當成仿製品。”
王良這麼一解釋,整個七寶閣內再次喧嘩起來。
張大強和李鳳山兩位大掌櫃也放下茶杯,再次把目光聚焦在王良手中這枚永樂通寶上。
“王先生,可否容我再細看一下。”
“沒問題。”
王良再次把手中的永樂通寶遞到了張大強手裡。
張大強看罷,忍不住擦了下臉上的冷汗。
“確實,我剛才非常疑惑,這枚永樂通寶無論是包漿和色澤都遠比市場上流通的永樂通寶要厚,但它卻和明代的錢幣完全不一樣,也不像現代工藝仿製,原來乾坤在這裡。”
張大強說完,李鳳山也接過這枚永樂通寶,一邊拿起放大鏡,一邊將七寶閣珍藏的其他幾枚北宋錢幣從保險櫃裡拿出來挨個比較。
最後他也非常震驚。
“老夫在古玩這一行玩了四十年,今天真的有些打眼了,不錯,我剛才詳細對比了一下,這枚永樂通寶的樣式,確實和北宋年製的其他錢幣非常像,這確實是一枚北宋錢幣,且是一枚孤品,沒想到以前隻是聽聞有這樣的銅錢,今天有幸見到了實物。”
李鳳山和張大強都是有地位有臉麵的鑒寶高手,又分彆是七寶閣和三盛齋的大掌櫃,權威很高。
幾乎沒有打過眼。
他倆一致斷定這枚永樂通寶是真的,且把它從明代又往前拉了三百多年,而且是傳世孤品,整個七寶閣內立刻炸了。
“踏馬的,真想不到這枚永樂通寶竟然是真的,而且還是北宋的。”
“哈哈,沒想到朱棣英明一世,竟然撿了方臘的尿片子。”
“真厲害,這枚永樂通寶雖然長得醜點,但卻是傳世的孤品,物以稀為貴,這小子兩萬塊撿漏絕對物超所值。”
七寶閣內完全炸了鍋。
蘇靜的直播間也直接沸騰了。
“這人真是神了,竟然撿漏了一枚方臘鑄的永樂通寶,這最起碼得賣到百萬一枚吧。”
“我剛才還罵人家是煞筆,現在看過來我才是煞筆,主播能不能往前湊湊,我想看看這個撿漏的小哥到底長什麼樣,我想嫁給他,白玩都行。”
物以稀為貴,絕版孤品向來都是收藏界大佬想要的。
更何況這是孤品中的孤品。
“王小友,這枚永樂通寶我們七寶閣想收藏,你出個價。”李鳳山率先拉開了爭強的序幕。
張大強也當仁不讓,立刻說道:“王先生,我們三盛齋也打算入手這枚永樂通寶,這樣吧,八十萬,您看怎麼樣。”
“老張啊,你可不能這樣,人家王小友是來我店裡賣的,你闖進我店裡就算了,這半路截胡是不是太不講道德了。”
“李掌櫃,王先生隻是來你店裡鑒定,可沒說一定要把這永樂通寶賣給你,古玩這行的規矩,賣誰不賣誰是人家的自由,您說是吧。”
三盛齋也有一枚中山倒,可昨個李鳳山拿下王良的中山倒郵票後,竟然敲鑼打鼓故意在三盛齋門口來回轉了三圈。
這可把張大強氣壞了。
今天外甥黃開把王良在市場撿漏的照片發給他,張大強一眼就認了出來,直接馬不停蹄地追了過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