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又問了他們如何被俘的,阮秉謙就把他們如何遇襲,然後如何撤退,如何堅守,然後被德川軍輪番攻擊耗儘了火藥的事情說了。
王鼎沉吟一下說:“此非戰之罪也,你們回來應該直接來見我的。封賞未必,但是必定為你們兩個補充部屬。不過既然你們去了鄭鬆的營帳。你們做了什麼我也不想說了,你們兩個去衝鋒隊吧!”
阮潢阮秉謙兩人都覺得逃過一劫,趕緊磕頭謝恩。然後王鼎讓人把他們兩個趕快送到戴才的衝鋒隊,一會十點就要發動總攻了。免得他們錯過了贖罪的機會。
實際上雖然發動了總攻,但是進展極為不順利。本多忠勝的部隊經過這段時間損失,雖然隻剩下不到三萬五千人。但都是戰鬥力比較強的大名軍,而且本多忠勝就是準備堅守待援的,所以工事壕溝修建的極為充分。
這個年代的大炮都是實心彈,對於這種夯土工事和壕溝中的士兵殺傷力實在不大。
由於本多忠勝占據了防守優勢,所以不管是毛利輝元還是上杉景勝,打了不過一個多小時,己方損失都很大,卻沒什麼進展。
兩人部隊加起來一共隻有七千多條火繩槍,反而是淺井茶茶帶來的大阪軍是豐臣秀吉的老底子,八千人全員火繩槍還帶了二十幾門炮。反而成了炮戰的主力。
本多忠勝部隊中也有一萬兩千多支火繩槍。三四十門大炮,而且本多忠勝的大炮全部建造了炮壘,在炮戰中很快占據上風。
雖然本多忠勝沒有想到島津義弘這麼快就反了,但是因為兩人是分開紮營的。
早上島津義弘借口營中糧食用儘,給本多忠勝送信說需要到本多忠勝營中運糧。
本多忠勝是同意了的,但是當島津義弘派人來的時候,守門的大將卻發現來的人比車多太多,而且全副武裝,馬上向本多忠勝彙報,本多忠勝上營門看了,讓島津義弘自己一個人進來,島津義弘哪裡敢過去,立即率領部隊試圖搶奪營門,本多忠勝馬上命令部隊關閉營門,上營守禦。
最後島津義弘隻能無奈帶人在本多忠勝營寨外麵進行強攻,戰果不大。畢竟經過這麼長時間戰鬥他的火繩槍現在都不到三千支了,火炮也剩下不到二十門。
十點鐘的時候,明軍集中了將近二百門大小火炮轟擊本多忠勝大營,直接轟了一個小時,然後就是一萬名倭國農兵為先鋒,戴才劉朝用阮潢阮秉謙各自拎著一麵盾牌一把狗腿刀,率領明軍的衝鋒隊跟在後麵慢慢走,明軍衝鋒隊一共有將近七千人,除了莫敬恭三千越南兵,還有數千參加叛亂的南京兵,現在所有人都是一手刀一手盾牌,他們後麵是鄭鬆納黎軒兩個方陣,然後才是馬千程和戚金兩個方陣。
本多忠勝實際上在發現島津軍突然倒戈,對自己發動進攻的時候,已經預感情況不太好了。
但開始的時候本多忠勝還覺得覺得島津義弘瘋了,德川家康就在北邊不到三十裡,還居然敢發動叛亂。
但是很快他看到了毛利家和上杉家的旗幟升了起來。最讓他絕望的是看到了豐臣家的旗幟也升了起來。
這是豐臣家那個婊子和明寇勾結起來了。
豐臣家幾年之前還是倭國的天下人,德川家康之所以沒敢關原之戰後,立即處置豐臣家就是因為豐臣家至少還擁有四五萬以上的直屬部隊,三萬支以上的火繩槍兵。
這個數量已經比關原合戰時候的德川家康直屬部隊總數都要多了,關原合戰的時候,豐臣家因為西軍敗的太快,沒有來得及出手,所以豐臣家的武士係統,得以完整保留的。
這幾年雖然德川家康不停找各種借口削弱大阪的石高數量,削弱大阪城的實力,但是淺井茶茶依然咬牙把兵力保持在四萬以上。
淺井茶茶加上毛利家上杉家島津家都能有十萬以上的兵力,三四萬支火繩槍。
如果再加上明軍的差不多就是十四五萬,是他的部隊的四到五倍。
本多忠勝意識到情況太過危險,立即派人順著山路向北去報告德川家康。
“賊眾是我的五倍,火炮是我的五倍,難以突圍,唯有堅守。請主公迅速南下救援。”德川家康看到本多忠勝的求救信的時候,也是焦躁無比,對麵那個叫李成梁的家夥,真是厲害,自己怎麼都無法突破。
突然手下人衝了進來大呼:“萬勝!主公,我們把敵人擊潰了!”
德川家康激動的站了起來,走出營帳向前方望去,隻見大量明軍光著手,向南跑去,倭軍已經占領最後兩座山頭,後麵都能看到鹿兒島城了,但是西側還有一座山沒有攻下,那杆李字大旗依然在山頭飄揚。但是德川家康已經不需要和他爭奪那座山了,隻是派遣了兩千名士卒在下山之路上,立下營寨。堵死了他們下山的路。
李成梁歎了一口氣,趕緊讓斥候順著岩壁的繩子下山,去向王鼎報告失守的的消息,昨天自己還和王鼎報告說能堅守三天,想不到半天就崩潰了,那些南京兵真是太拉胯了,讓他們居高臨下守住山頭,半天都能被擊潰,而且德川家康隻是擊潰了前麵山頭明軍,後麵那個山頭的南京軍就跟著跑了,白瞎了他們手中的六千杆火繩槍了,一萬四千多人了,戰鬥力都比不上前兩天那些被他們逼著上戰場的農兵。
李如柏說父親:“要不要我先下去攻上一陣?”
李成梁擺擺手說:“不用了,剩下的敵人讓夏王操心吧,看看這是什麼!”
李成梁帶著李如柏和一隊士卒走到山後懸崖處,李成梁往樹叢裡麵一掏隻見手中一條細繩,然後讓士卒們一起往上拉,一條更粗的繩子被拉了上來,士卒們興奮的繼續拉,最後一條很粗的繩子被拉了上來,繩子逐漸拉直,眾人才發現繩子另一側已經被綁在對麵山上一棵大樹上,李成梁讓他們把粗繩子係在一棵大樹上。
喜歡殖民大明請大家收藏:()殖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