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又調出來一段無人機拍攝的海上交鋒場麵。
“告訴沈安安他們不要急,看德川家康有多少船可以消耗!”王鼎看了無人機視頻。對張寀說。畢竟就算建造一艘木質漁船也需要很久,火船戰術每次都會消耗大量的小船。
於是張寀掏出對講機開始呼叫沈安安,說:讓他們不要著急,慢慢打!
王鼎不急,德川家康卻急了,要知道將近七萬大軍每日的消耗可是不少,他可不敢把部隊一點一點運到下關,萬一被王鼎打一個半渡而擊,部隊直接就得崩潰。
經過德川家康近日騎兵的反複偵查,更加發現對麵豐臣軍大概三四萬人,裝備火繩槍大概一萬五千件淺井茶茶擁有將近八千支火繩槍)。
明軍將近五萬人左右,其中三萬為火槍手,剩下的其實是裝備了刀盾的衝鋒隊,而且裝備的是那種射速快射程遠的火槍。他不知道其實除了王鼎的親兵隊裝備了線膛燧發槍,其他部隊就算裝備了燧發槍,也是滑膛燧發槍。)火炮數量不詳。
現在德川家康自己的部隊雖然有七萬人,但是隻有三萬多支火繩槍。無論是部隊人數,還是火繩槍的數量都處於下風。
德川家康雖然明明急於撤退,卻不得不從本州繼續調遣了兩萬火繩槍手過來。
在部隊到位之後,德川家康給王鼎送了一封戰書,進行約戰。
王鼎看了看對使者說:“請回去跟德川公說明日決戰,不見不散。”
待使者走了,王鼎召集所有明軍軍中將領和豐臣軍幾位大將一起開會。
最後製定的戰略是,
左翼是以淺井茶茶豐臣秀賴的八千大阪軍為主力的三萬多豐臣軍。任務是護住左翼就行。
鄭鬆,徐弘基帶一萬衝鋒隊守護右翼,王鼎自帶本隊馬千乘戚金一萬三千人加上一萬衝鋒隊,攻擊德川家康的本鎮。
第二日,早上淺井茶茶在左翼大營中開會:“今日請主計頭加藤清正的官職,相當於總會計師),帶領我的本鎮進攻德川軍的右翼,主記頭是否可以勝任?”
加藤清正大聲笑道:“正合我意!”
毛利輝元卻看了看上杉景勝說:“明國的夏王讓我們防守左翼就可以了,我們這樣會不會打亂夏王的布置。”實際上二人經過這段時間的作戰,都有一定數量的減員。德川家康的本鎮戰鬥力他們都看到了,實在不願主動進攻。
淺井茶茶給豐臣秀賴沏上茶水,又拿出幾個小糕點送在豐臣秀賴的嘴裡。豐臣秀賴除了嘴巴動,全身一動不動。兩隻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毛利輝元和上杉景勝,把二人弄得有點渾身不自在。
淺井茶茶才說:“我豐臣家的榮耀,還是要我豐臣家自己爭取,權中納言毛利輝元的官職)和越後守上杉景勝的官職)難道要到明人那裡去乞討官職和封地嗎?我倭國自古以來,封地和管製都是自己用戰功換來的!
二位自從到鹿兒島以來,一直不肯出死力,難道夏王不知?
明軍入鹿兒島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等若是寸功未立,如何去為自己爭取封地和官職?
對麵就是德川家康,此戰便是另一場關原之戰,已經是決定倭國幾十年格局的大戰了,難道真的就憑德川家康一封信,你們就相信他會給你們恢複封地嗎?想想小早川秀秋吧!”
但是毛利輝元和上杉景勝還是猶豫,他們兩個雖然都是豐臣秀吉的托孤大臣,但是隻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實力強大的大名。
大名實力強不強大就看他的石高多不多,他的兵多不多,他的火槍多不多。
他們兩人手中的軍隊已經是他們全部的底牌了。損失大了怕變成光杆司令,在分蛋糕的時候吃虧。
但是要是真的沒有戰功,到了分蛋糕的時候必然也未必能夠分得多少東西。畢竟這次分蛋糕的人是大明的夏王。
淺井茶茶看二人猶豫的態度,輕笑一下,對加藤清正躬身施禮說:“請主計頭出兵!”
加藤清正施禮退下,帶著自己本部人馬八千和淺井茶茶的八千大阪兵在營門外列陣。
最後毛利輝元和上杉景勝也帶著軍隊在加藤清正身後列陣。
看得德川家康眉頭一皺,因為明軍本鎮已經在營外列了一個攻擊陣型,明顯是要兩翼防守,中央突破。
怎麼豐臣軍也列出了攻擊陣型?這兩路哪一路是主攻呢?
但是看著緊守營盤的明軍右翼,肯定是準備防守了那就是兵力比較薄弱了,於是德川家康分彆在自己的本鎮留下了兩萬火槍手一萬足輕,豐臣軍對麵放了一萬火槍手一萬足輕,將兩萬火槍手兩萬足輕交給大久保忠鄰帶領強攻明軍右翼。
大概上午九時,馬千乘和戚金率領八千火槍手開始前進,德川家康也命令中軍一萬人開始前進。雙方馬上就要進入對方射程前,突然德川家康的火炮率先開火,立刻在馬千乘和戚金隊列中出現幾道血胡同。
王鼎也不著急命令趙大強也開始轟擊對麵的德川軍,趙大強直接射了一百枚60迫擊炮彈過去。德川軍倒下一片,可是雙方素質都很好,都是眼都不眨往前走。
德川家康的本鎮士兵都是他從三河帶出來的老兵,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而且德川家康前些年在倭國戰無不勝現在都成了大禦所。所以士氣頗高,即使承受了巨大的損失依然隊列齊整。可是迫擊炮射擊速度多快啊,在德川軍第二輪炮擊來臨之際,趙大強足足射出了一千枚60迫擊炮彈。
馬千乘和戚金在德川軍兩輪炮擊之後損失一百多人,但是德川家火槍手足足減員了三成。
隨著雙方的靠近,兩邊的大炮都不再開火!
馬千乘和戚金的燧發滑膛槍射速快射程能達到一百米,於是率先開火。
德川軍也不開火反擊,就這麼頂著馬千乘和戚的火槍子彈悶頭前進。
喜歡殖民大明請大家收藏:()殖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