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子的八千騎兵,都是弓馬嫻熟的老兵,跟著王鼎進入北京之後,今年王鼎還特意給他們全部換裝了不鏽鋼胸甲,全員還裝備兩把燧發手銃。
就算猝然遇襲也不至於被打的大敗啊!
王鼎送走了李成梁之後,立即把張富貴叫過來:“張提督張富貴的官職現在是北京九門提督),你立即讓張副將張富貴長子張大彪)帶領兩萬部隊去西山煤礦,直接把所有參加煤炭行會的所有礦主抓了,嚴加審訊,看看這件事到底怎麼回事,背後有沒有人指使,抓捕過程中如遇反抗格殺勿論。
至於那些礦工,西山煤礦所有煤窯暫時進行軍管,采出的煤炭全部交給範昌琦平價銷售,平抑京中煤價。”
張富貴想了想說:“要不要和內閣那邊溝通一下?”
王鼎卻說:“你不用管了,我和沈一貫說。”
王鼎讓張寀把門口等候的李樂怡叫了進來說:“你現在負責的是報紙發行,這幾天在報紙上宣傳西山煤礦那些黑心礦主哄抬物價和武力抗稅,讓記者深挖他們草菅人命的事情。”
後世法治社會,那些私人煤窯每年都經常死人,時常有死亡家屬到政府告狀,王鼎就不信這個時代的西山煤礦都那麼乾淨,先要把他們背後搞事情的人氣焰壓下去。
大明朝的西山煤窯原來基本都被勳貴壟斷,但是經曆萬曆皇帝出逃一事,北京勳貴基本都被送到戰俘營修城牆去了,王鼎一時也沒顧得上管西山煤礦,結果就鬨出事情來。
要是沒有三娘子這檔事,王鼎也許就派人慢慢查,儘量不冤枉一個好人。
現在出了這樣的大事,王鼎也顧不得京西民變背後有沒有陰謀了,直接先把所有相關人員控製起來,免得生變。一時半會查不清真相,那麼先把敵人爪牙控製起來也是一個常用手段。
然後利用報紙輿論導向壓製北京士林風評,一切等王鼎回來再說。
王鼎又派車把沈一貫、沈鯉、朱賡內閣在京城的三人全部接了過來,三人見麵都是大為驚奇,因為三人平時輪流在內閣值守,很少會被一起叫來大城堡。
張月茹站在大城堡停車場等候三位閣老,沈一貫低聲問:“張秘書長,不知今日,出了何事?王爺把我們都叫了過來?”
張月茹對沈一貫一躬身說:“主要還是為了西山煤窯之事!”
沈一貫卻有點皺眉,不由多看了張月茹兩眼,西山煤窯的民變,內閣已經給了處理意見,王朝帶人到煤礦鬨事,引起民變,造成數十死傷,王朝斬首,煤礦那邊幾個領頭礦主的全部流放三千裡。
這是從嘉靖以來,內閣針對有太監參與案件的常規處理,所有案件隻要有太監參與其中,不管雙方對錯,內閣意見一律太監重罰,其他人輕判。
要不是造成了數十人死傷這樣的惡性事件,煤礦方麵可能連流放都不會有!
不過以前這些太監有皇帝護著,就算判了砍頭也執行不了,最多也就是回宮反省。不過現在萬曆皇帝實際上已經被軟禁在了紫禁城,沈一貫就把內閣意見發了上去,準備糊弄張月茹蓋章。結果沒到秘書處,直接在司禮監就被打回了,這件事就一直拖了下來。
之所以內閣給的意見這麼激烈,還是因為沈一貫作為浙黨領袖,想趁著礦監王朝引發民變這件事大作文章,趁機廢除天下礦監。
礦監是怎麼來的呢?
太祖立國之後,強本節用,勸課農桑,推行寶鈔、禁用銀兩,屯田製度也隨之推廣到全國。洪武、永樂、洪熙、宣德四朝國富民強,直接就是受益於農業的恢複與發展;
但是到了正統年以後,國家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屯田製度逐漸被破壞,許多屯田被諸王、外戚、宦官、軍官等霸占,士兵開始大規模逃亡,軍隊的糧餉不得不仰仗中央的撥給。
嘉靖以後更是“耗財之道廣,府庫匱竭”,這迫使大明朝廷加大搜刮、開拓新的財政來源以彌補不足。
明朝財政從嘉靖中期急轉直下,之後邊事起,官員便以搜刮為能事。
造成明朝財政嚴重不堪局麵的原因包括:皇帝揮霍、四方多事、官員無能。
加上在嘉靖之前國家財政本身的問題已經開始顯現而未能及時處理,量變到質變,造成“歲入不能充歲出之半”的局麵,庸君庸臣隻能采取竭澤而漁的野蠻方式,“加派於是始”嘉靖。而加派是以江南富裕之地為先,之後隨著大明朝廷財政惡化,逐漸擴展全國。
嘉靖一朝急速惡化的財政,直到在嘉靖死前,也沒有得以有效解決,於是積累到後代子孫,他的兒子孫子則是“增額如故”,也就是隻能在嘉靖的基礎上繼續增加。
因為他們也和嘉靖朝一樣都是些庸君庸臣,對於國家財政赤字束手無策。
好不容易萬曆朝出了一個幾百年不遇的能臣張居正,可惜好景不長,張居正突然猝死,而邊事又起,萬曆二十年爆發了寧夏之役和朝鮮戰爭,在萬曆二十七年,又爆發了播州之役,軍費的增加讓國庫捉襟見肘,甚至還出現了因為欠餉,而屠殺戚家軍的慘劇薊州兵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一個人根本挑不起大梁,底下官員也沒有什麼能臣乾吏,除了繼承了前人的加派外,對日益嚴重的國家財政危機依舊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