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準備讓這些九邊軍餘組成建設軍團,日後去開發東北和西北地區。
但是說實話這個時代東北真不是好地方,整個遼北地區的開發,後世一直到清末才開始,而全麵開發還得等到後期建設兵團進入。
那麼為什麼東北地區的開發,一直到清末隻開發到遼東呢?而不去開發更北邊的嫩江鬆花江呢?
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時代,每年鬆花江嫩江定期泛濫,整個鬆嫩平原到處都是沼澤地,而且現在是小冰河時期,冬季動不動就零下四五十度,而夏季無霜期隻有三個月左右。
這樣惡劣的環境導致整個遼北地區一直處於遊牧漁獵狀態。
就算有少量自發進入遼北地區耕種的農民,也很難生存下來。
還是組織建設軍團比較靠譜,另一個問題就是,遼北地區的開發難度很大,如果沒有大量機械設備來降低工作強度,開發人員的死亡率將高的離譜。
但是王鼎組織的第一批由軍餘們組成組成的三萬部隊,卻沒有被送到東北進行農墾,而是在沈一貫的建議下,走陸路南下浙江和河南。
這兩地原有的駐軍都被王鼎調到了開封和南陽看著周王和唐王,兩人在收到萬曆皇帝的聖旨後,散儘家財,招募佃戶。
對!就是招募佃戶,明著說招募士兵不就是說我要造反嗎?所以二人就是招募佃戶。
沈一貫知道以後,非常生氣,用朝廷名義申飭了二人,而且直接停了兩家的年俸,給浙江河南軍隊作為軍費。
但是因為兩家都是大明宗室,現在也隻說招募佃戶,並沒有直接插旗造反,沈一貫一直沒有下令平叛。
隻能嚴禁鐵器流入開封和南陽兩地。
後期沈一貫又下令從兩地周邊地區抽調糧食到北京儲存,受此影響,現在兩地周邊地區存糧很低,隻有一個月左右。
現在開封和南陽都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之中。
周王唐王看著城外的大軍發怵,實在不敢直接造反,都在等其他地方的消息。
而城外的數萬大軍也都在心急如焚的等著二王造反,好得一個平叛大功。
但是浙江河南兩地,卻因為王鼎多次抽調,沒了部隊鎮壓,這段時間出了不少牛鬼蛇神。
有土匪惡霸在官道上設卡收費,還有的地方官打著夏王的名義二次加派,還有地主豪強私自開采礦山的。
王鼎覺得給他們臉了,正好借著這個引子派部隊南下,徹底將兩省收歸麾下。
有了河南浙江,王鼎控製的九邊地區、南北直隸、山東、福建就算連成一片。
這樣後世的沿海膏腴之地大半都在王鼎控製之下了,就隻有廣東廣西還不完全在王鼎控製之中了,不過王鼎現在已經實際控製了南直隸、澳鏡、福建和安南,廣東廣西已經被四麵包圍,王鼎準備先收拾了浙江和河南,再對廣東廣西官員進行升遷,全部升遷到彆的地方去,用新科進士們替換。
北京內城中,萬曆皇帝坐在養心殿無精打采對蕭大亨唉聲歎氣的說:“反正現在所有官員士卒都是配給製,要不這個月官員們的俸祿和給士卒們的餉銀,就先不發了吧!”
萬曆皇帝活了四十多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窮過。
關鍵是萬曆皇帝活了四十多年也是頭一次造反,真不知道造反這麼花錢!
他本來以為內帑存銀二百萬兩,乾什麼都夠了,可是進了內城才知道,二百萬兩真是不夠看啊!
跟著萬曆皇帝退守內城的士卒一共兩萬八千人號稱四萬。
九邊大將祁秉忠馬文經王承胤三人部隊大約兩萬人,英國公張維賢的部隊八千也號稱兩萬。
所以萬曆皇帝每個月需要發四萬人的軍餉,正常京營每個士兵每個月的餉銀是10錢銀子,現在跟著你萬曆皇帝退守內城了,就算戰時了,加上戰時津貼差不多每個士兵每月餉銀大概一兩銀子。
這當然也免不了層層漂沒,但是大家也知道情況緊急,需要士兵們拚命,漂沒並不嚴重,每個士兵每個月都可以領到四錢銀子,家丁可以領到十二錢銀子,因為沒有戰事,自然就沒有戰時津貼,這個工資水平已經遠超他們之前的工資了。而且皇帝包吃包住,還不用訓練,底層士兵們天天都非常開心,士氣很高。
但是萬曆皇帝就不太開心了,加上軍官餉銀,每個月萬曆皇帝都要發出去五萬兩銀子。
那些忠心耿耿跟著萬曆皇帝造反,進入內城的官員小吏每月餉銀也差不多又是兩萬兩。
但是大頭卻不是這些,問題在於萬曆皇帝後宮裡麵的宮女太監加起來將近三萬人。
萬曆皇帝對於這些宮女太監們很不錯,最低等的宮女太監每月例銀也有二兩銀子。再加上高級宮女太監,嬪妃,一個月不算糧食就得十二萬兩白銀發下去。
這些加起來一個月就是二十多萬兩銀子。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內城的糧食可以供給這七萬多人吃一年,可是經過幾個月,現在北京內城裡不但沒有鹹菜,連鹽都沒有,蔬菜肉食更是想都不要想。
畢竟內城就屁大點地方能放下這些人就不錯了,哪裡還有地方能種地養雞養豬?
隻有皇城之中,少量種了一些小白菜,小油菜之類,可是產量很低,也就能讓皇帝本人和身邊幾個親近大臣嘗個鮮。至於雞鴨之類就彆想了。
萬曆皇帝是一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家夥,現在禦膳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做不出什麼太好的菜肴。
於是萬曆皇帝一日三餐基本都是點的太白樓的外賣!
每天都得兩三千兩銀子,這倒不是萬曆皇帝太能吃,他吃的其實真不多,隻是大臣們也都是嘴裡淡出鳥味,萬曆皇帝也不能光一個人吃獨食啊,隻好每次都多要一些,再加上還要隔三差五給軍士們買幾頭豬和蔬菜,改善一下夥食,
這樣一來,萬曆皇帝每月的支出高達三十五萬兩白銀。
喜歡殖民大明請大家收藏:()殖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