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一道燴菜,在幾個大鍋裡堆放著。
長形餐桌緊緊挨著擺放,因為位置有限,都沒有擺放凳子,同學們都是站著吃。
這樣的場景裴寂昌第一次見,但很快融入進去,仗著自己身高馬大,幫兩位女同誌打好飯,惹來其他人的不滿,但是放下素質久了,也就不會自責。
然後三人微聚在一角,站著吃飯。
“招娣,你家就是鎮子上的?”
裴寂昌隨口聊了起來。
“村裡的,挨得鎮子近。”秦招娣連忙應聲,哪怕普通的交流,她都顯得誠惶誠恐。
或許在這個年代,招娣、來娣,這樣的名字非常普遍,旁人感覺不出來有什麼異樣,但對於裴寂昌而言,他深知普通兩字有多麼沉重,亦是能體會到小秦的心理。
自己是多餘的,生來就是給彆人做貢獻,如此可悲的心態。不敢想象,秦招娣能考上大學,需要比彆人付出多少,她得一邊下地,一邊學習。
“哇,那你可是鄉鎮上出的第一個大學生,真了不得啊。”裴寂昌笑著稱讚,“怪不得你姑姑經常把你掛到嘴上,你可是她的驕傲,咱們人不親土還親,以後一定要相互幫襯。”
“俺好好學,等畢業安排工作後,要好好報答姑姑和姑父。”
秦招娣終於露出笑容,陽光打在她的臉上,好像出土的豆芽,掙脫黑暗,迎來了新生。
可真的是這樣嗎?原生家庭的束縛隻需要一張大學錄取書就能擺脫?
秦狗找來親戚,正在商量招娣的婚事,害怕女兒飄在省城,脫離了自己的管束,所以要急著把她嫁出去,要收了聘禮,不然兒子打了光棍可咋整?
隻要老裴家能給了那一百塊錢,招娣就必須結這個婚。
之後的閒聊,裴寂昌了解到,隋青輕、招娣他們學的專業是財會,當下除了“四化建設”的這些專業外,財會亦是“香餑餑”。隨著市場放開,大型企業搶著要這方麵的人才。
飯後,裴寂昌便告彆了隋青輕和秦招娣,與人相處,關係要循序漸進,他能把握好這一點。
之後,裴寂昌再次前往工商局,但憑借的農戶身份,所能了解到的信息非常局限。
當前的有關政策,根本了解不到。
倒是給了門衛一包煙後,跟老登混熟了,可以免費拿著看報,但主要內容,都是有關國企的改革,或者是個人的表彰。
個體工商戶的承辦,對身份並不限製,但“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口號,還是讓農戶處處受限,要想得到發展,還是得城市戶口。
裴寂昌思慮著一些問題,有目的性地在市裡遊蕩,對所處的環境逐漸滲透。
在天快黑的那會,裴寂昌來到了友誼商店,等著苗禾珠下班。
不過沒多久,那位女同誌就著急出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