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獵物是任何一個在山裡生活的獵人都必須掌握的職業技能。
一個優秀的獵人,能通過獵物留下的痕跡,來判斷動物的種類、個頭和生存狀態,甚至通過糞便和尿液來判斷獵物是否處於吃飽的懶散狀態還是饑餓狀態。
這些都是狩獵時非常重要的信息。
因為你也不會去追殺一隻離開五天的獵物,而是會考慮優先去追獵幾個小時前剛剛經過此地的獵物。
所以彆看雷洪汕跟布萊克說自己準備跟著這隻巨熊摸清楚它為何會出現在這裡,以及它之後去哪裡,但他們倆可不是傻乎乎的在對方幾百米外跟蹤,而是遠遠的吊著對方,儘可能的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全地形車上總帶著戶外露營的簡單裝備,所以倒也不用擔心兩人風餐露宿,至少一個能遮風擋雨的臨時窩棚還是沒問題的。
唯獨就是食物上有點小麻煩。
彆看兩人有複合獵槍,但是這種槍的槍口噪聲實在太大,萬一開一槍,把巨熊怪給招來了,那豈不是給巨熊打廣告招攬它上門來吃自己嘛。
至於通常情況下野獸聽到槍響或者啥巨大噪音被嚇跑……
如果這一招能用的話,雷洪汕也不至於被巨熊怪攆著完賽跑!
不過還好,車上有一點緊急食品,雖然量不多,就是一盒罐頭與一些壓縮餅乾,也足夠兩個人頂上這麼一餐兩餐。
而且到了晚上的時候,當蘇從他的包裡取出那把ar7求生槍打到一隻野兔時,雷洪汕這才意識到:
——自己小瞧這種求生槍了。
ar7這種求生槍之所以叫做求生槍,就是它在設計之初,它的目的就不是用來做交戰、狩獵的主武器,而是用於飛行員、轟炸機機組成員這種特殊用戶,也被稱為空勤槍。
這些人在戰鬥中如果被擊落跳傘,有很大概率會落入到荒郊野嶺的地方,而這個時候,就需要一種可以方便攜帶,又輕便,結構簡單,又具有一定威力兼顧隱蔽性的武器。
既能防身,也可以狩獵,哪怕真遇到什麼情況,也不至於赤手空拳隻拿把小刀玩命。
畢竟不是人人都是蘭博。
有人肯定說手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手槍這種東西,不是專業射手,超過三十米外子彈都很難上靶,而且手槍的槍口噪音賊大,這不是給敵方搜索人員指明方向快來抓人嗎。
所以這種槍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這方麵的特殊需求,將整把槍未組裝前的外形設計成一個步槍槍托的樣式,乍一眼望去,還以為是工廠隻發了槍托過來。
但是這就是這把槍的特點。
它的45公分長的槍管、半自動的發射槍機,還有兩個容納8發22子彈的彈匣,以及一小盒子彈,被全部都裝入到這個槍托裡。
而且即便是裡麵裝了這麼多東西,它甚至還有空間被精心的設計出各種隔離腔室,保證這把全重248公斤的槍體在未組裝情況下也能靠著槍托的浮力飄在水麵上。
打開槍托後取出裡麵的槍管和槍機,稍加學習,將槍機固定在槍托的卡槽上,然後扭緊搶把上的固緊螺栓,在插入槍管並旋緊上麵的螺紋套固死,插上彈匣。
搞定!
任何一個正常人都能在兩分鐘內將其組裝完畢並裝填好彈藥。
因此第一步便攜性便通過簡化槍身結構和模塊化設計便解決了。
由於使用的是22這種小口徑彈藥,它的槍口噪音非常小,百米開外基本上就聽不到這種如同折斷樹枝產生的脆響槍聲。
但是不要因為是22子彈就小瞧它的威力,它45厘米長度的槍管賦予了彈丸充足的加速,使得它在100米距離依舊有足夠的精度和殺傷性。
打死大型獵物肯定有些困難,畢竟這些空勤人員也不是神槍手,沒法一槍命中對方的腦組織或者心臟。
但是對付山雞野兔狐狸這些動物還是手拿把掐的,一槍一個死。
即便是遇到個頭大點的灰狼黑狼,這玩意一槍過去隻要能命中目標,也能造成對方受傷影響其戰鬥力。
而且彆忘了,這槍是半自動的,隻要彈匣裡還有子彈,它就能自動退殼並頂上彈匣中的下一發子彈再次摳下扳機射擊。
畢竟這種槍和手槍比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組裝好後是一把可以頂住肩頭,有著長長瞄準基線,再配上22那非常穩定的彈道特性子彈,隻要不是帕金森綜合征患者,都很容易在三十米距離內準確的打中一個碗口大的目標。
因此這種專門為空勤機組成員設計出來的武器一誕生,便獲得到了醜國軍方的訂單,軍方采購了不少。
而因為這槍輕便、安裝方便,保養簡單,拆卸後體積小巧,塞到包裡一點不占地方,甚至可以掛在背包外麵。
再加上它售價親民便宜,所以在市場上一經上市,也獲得到大量戶外愛好者,徒步愛好者們的青睞,在民間市場上也獲得不少銷量。
這槍倒不是kika的,而是雷洪汕在長時間“霸占”kika那支複合口徑獵槍後,蘇便在傑夫的軍火庫裡挑了這把槍當做備用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