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海底地圖的雷洪汕很興奮,因為他已經感知到這片海域下麵真的有黃金。
這裡雷洪汕還真沒有來過,還記得程老和雷洪汕一次談話中泄露的信息嗎,這個地方並不是雷洪汕此前申請的探索區域,而是上麵,也就是許女士和相關部門額外劃給雷洪汕的探索海域。
雷洪汕最初還沒當回事,但沒想到他駕駛著雪絨花號溜到這附近時便突然感受到一股強大的黃金召喚。
“臥槽,真特麼的有大礦啊!”
雷洪汕的心臟撲騰撲騰的狂跳,這礦的含量巨大到有些恐怖,但越靠近越覺著不對勁。
因為這些黃金在海底的位置說深也深,說不深……也特麼的夠深!
從幾百米到上千米都特麼的有,而且散布的也很有特點,多層次多區域,再加上一條條礦脈相互交錯,讓雷洪汕的感知看過去就是一團亂麻球。
這也就是為何他一上船就迫不及待的要查看海底地圖的原因了,他能感知黃金的位置,但他感知不到海底地貌和地質結構啊!
“臥槽,這地形……”
看著海底地貌圖,雷洪汕忍不住的就是一陣蛋疼。
這裡的海底地貌很獨特,東南西北都是一大片深度在3500—4500米的海底平原,這也是南海最深以及最寬闊的區域。
可神奇的是,但在平原中間的這一帶卻突然形成一片山脈迅速拔高,有點像一片完好的皮膚中間,突然冒出若乾個高聳的青春痘,而且還特麼的一個個如同喀斯特石筍山那樣高高的單體聳立。
怎麼看怎麼彆扭!
公開資料啊,具體那個位置大家自行腦補啊
經過此前的海底科考研究,這一片山脈是海底火山噴發形成,大部分高於海底500—900這樣遠離海平麵,使得無法生長成珊瑚礁群島,也有部分山體高度達到3000—4000米,但隻有極少數量超過了海平米麵。
在平原地帶突兀的冒出這樣的單體山脈通常來說是火山噴發所致,但這又帶來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平原地帶通常來說可不是斷裂帶、大陸擠壓帶這樣地質活動頻繁區域,在這種區域,例如小日子那裡就很正常常見了,隻是在這樣大麵積的海底平原中間突然冒出這些海底火山確實不常見。
這些資料是公開信息,雷洪汕在此之前就已經獲悉了,不過公開信息的準確度肯定有所偏差,而現在他手上拿著的,就是上麵批給他這次淘金勘探海域的部分聲呐探測圖。
從地圖上,億幸壹號現在位於一處距離海平麵接近一百四十米的山頭上方。
這個山頭很大,除了山頂自身形成了一個較為寬闊的平地之外,在西邊還有兩座較為低矮的山頭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階梯狀的形態。
“海底死火山?”
阿勝雖然沒有正兒八經的學過地礦學,但憑借早年開礦的經驗,也判斷出這這些海底山體的大概情況。
“還不太清楚,希望不是啃骨頭!”
雷洪汕所說的啃骨頭是淘金圈裡的一個術語,意思就是遇到的黃金不是以泥料金為主,而是夾雜在岩石中的岩金為主。
岩金在開采過程中其實比較常見,不過雷洪汕遇到的不多,或者說,即便是遇到了,也很少去碰岩金。
主要就是岩金的開采成本偏高,特彆是第一次的設備成本,采石機碎石機和專門的磨料機等等,再加上礦料的自重和體積增加後,風炮機、挖掘機以及其它相關設備也要跟著一起配上,這麼多設備一裝配勢必人力隊伍也要跟著增加;這對於此前一直缺乏足夠人力資源和資金的雷洪汕來說極為不友好,所以他也一直避開岩金,主要挑選泥金的礦點進行作業。
而如果是火山的話,火山主要由火山錐、火山口和火山喉管三部分組成。
火山錐是岩漿和火山碎屑,以及地表原生堆積物形成,簡單的就像是臉上的突兀的青春痘,內部的擠壓使得皮膚隆起一團,但爆出的血和濃漿卻不像岩漿一樣是帶有實體性質的,從地底湧出的岩漿大部分通常會朝著最低的缺口向外流淌從而形成新的堆積體,也就是比較常見的溢流式火山。
溢流式火山在形成過程中產生的火山岩也很有意思,有質地鬆散孔隙很大,質地較輕硬度偏低,被人類用來當搓腳石或者搓豬毛用的,也有質地密實硬度較高被人類拿來用於做建築材料或者裝修材料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如果這下麵的山頭就是火山形成的話,那基本上意味著爬蟲就遇到了一個難啃的硬骨頭。
這麼大一個大山頭對於聲呐探測來說倒也省事,反正四周也沒有更多的山體山脈,找準了山頂和附近溢流出的山脈階梯就行。
第一條爬蟲被吊車從下層的倉庫中吊出,和此前都是趙工他們操作不同,現在趙工和他的團隊已經不會插手這方麵的工作,現在已經全部交給阿勝他們的礦隊來進行操作,他們隻是在旁邊進行協助和指導,畢竟設備最終長期使用的,還是阿勝他們這些礦工隊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上長長的纜線,不得不說億幸壹號前身是個線纜船就占了這點便宜,原本船體舯部甲板用來放線纜的那設備,不僅對於盤卷儲存爬蟲長長的線纜極為友好,而且也極大的方便釋放和卷收。
而且線纜船的艉部因為釋放線纜的緣故,它的船艉不僅極為貼近水麵,而且還有專門的滑道避免線纜磨損便於收放,趙工他們在設計改造時利用了這個滑道,稍加改造便讓這條滑道成為了爬蟲的下水通道。
接上供電和控製線纜的爬蟲在吊車和龍門吊的絞盤控製下,從尾部的滑道順利的下水,在水下十五米處,按照在此前演練過程中形成的作業流程,爬蟲調整好體內的自平衡狀態以及完成所有設備的自檢,在脫鉤的命令中,頭部上的兩根控製鋼纜脫鉤,兩根鋼纜由龍門吊上的絞盤慢慢收回,而爬蟲則是第一次向著深水區下潛。
“小張慢一點,下潛速度彆太快……”
趙工叮囑著操作爬蟲的礦工,這位礦工很年輕,年輕到才是剛剛一個三流專科畢業的大學生。
這位學生的入職很有意思,當初肥仔銘在社會上收了一堆簡曆後被那些高分子平麵聚合物手機貼膜),以及藍星地麵多物質合成能量轉換位移物體狀態分析員汽車修理工)給鬨了一把後便不再翻閱這些社會簡曆,但沒想到這位姓張的年輕人居然自己順著肥仔留下的公司簡章資料自己找上門來毛遂自薦。
肥仔見這小子足夠機靈,雖然眼睛視力有些弱,但看在他這麼用心之下,好歹給了他一個機會;而這小子也足夠賣力,不僅成功的渡過了暈船的適應期,而且憑借著自己吃苦耐勞的勁頭,愣是在船上的礦隊中站穩了腳。
但是最讓人驚喜的,是在內海那邊全船大訓練的時候,按照當時的流程,礦隊要挑選人員來學習操作爬蟲,最初的計劃是挑選一批有挖掘機、推土機這類設備操作駕駛經驗的人員來學習,但經過趙工他們測試後發現……
隻有一個人勉強合格,而且是降低了很多標準後才能達到的勉強合格。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正常標準,沒一個合格!
這就很尷尬了,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人的空間感和方向感沒有滿足爬蟲特殊的工作環境要求。
挖掘機、推土機再怎麼樣,都是在燈光、日光這些有一定照明條件和環境照明條件下工作的設備,也就是現場再怎麼煙塵,好歹操作員是可以目視可見作業點的。
但爬蟲不同!
在內海那裡時,雖然那裡深度隻有二十米,可爬蟲絞起的泥沙,以及夜晚環境無可見光狀態時,即便是爬蟲身上自帶照明燈,可水中飽含著的泥沙讓攝像頭根本看不清楚前方半米內的東西!
設備前進了多少,偏向多少……
除了依靠設備上提供的信息進行判斷之外,更要駕駛員的心中和大腦中有一個大概的空間感知能力。
無奈之下,雷洪汕和阿勝隻好在現有的礦工中,擴大培訓人員的範圍,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人選,結果這麼一擴大……
這位年輕的應屆畢業生便以強悍的空間感知能力一鳴驚人。
他似乎毫不害怕黑暗環境,同時對空間有著極強的方位感,非常合適操作爬蟲,稍加一問後才知道:
原來這位年輕人小張,曾經有段時間因眼疾導致失明過多年時間,後來隨著醫學科技進步,家裡砸鍋賣鐵給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做了手術,能讓他有最低的0.1視力,雖然很弱,但對於一個長期不見光明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擁有和擁抱了整個世界。
雖然他因為長期失明導致他的學業進度比同齡人落下很多,可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僅僅用了最後的五年補習,還是能考上一個專科學校,這本身就說明他不是個混子學生。
而雖然他的視力很差,但老天爺就那麼公平,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他多年的失明生活中,隻能依靠身體接觸,以及對空間環境的記憶讓他無形中練就出了一個和爬蟲完美貼合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