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工,我還需要一款無人款潛水載具!”
雷洪汕的話語和話語的對象讓大家一愣,馬總工他們單位擅長研究和生產的是海洋特種裝備,更傾向於鑽井平台,疏浚船這類特種裝備,並不擅長研究和生產潛水載具啊。
坐在c位的許院長也微微一愣,但隨即便了然,彆人可能不知道,但她是非常清楚馬總工他們單位和雷洪汕之間的關係與技術交流。
雷洪汕下一刻,便讓資料員調出馬總工,或者說是趙工他們研究出的爬蟲和螺殼體資料,對現場所有人,特彆是負責潛水器研究單位的陸總工解釋道。
“陸總工,不是我不喜歡你們研究設計出來的兩款載具,這兩款載具都很不錯,各有所長,隻是上個月大閱兵都出了軍用無人款潛水器了,我們現在也應該有更好的無人潛水運輸載具了……”
“我之所以要一款無人款型的,是基於開放式船體,轉動式航行結構的設計……”
雷洪汕將自己對這款無人載貨潛艇的思路簡單的說了一下,雖然沒有準備相關的ppt資料,但這種會議室肯定也有寫字板這類物件輔助,雷洪汕很快便畫出一個草圖出來。
這種船說實話更像是個切了一半潛艇,或者更形象點,是少了半截頭發拉直器片的結構,相當於是一個圓柱體切掉前方大半節上半層結構,而騰出來的這前方一大塊空缺的部分,就可以裝載更多、更寬大的物資往返水下。
陸總工作為水下設備設計專業的工程師,一眼就明白了雷洪汕的設計想法,這種潛水載具可以更多的不用考慮物資的尺寸,特彆是運載外部使用的大型構件極為方便;不過思路確實不錯,但有一個問題陸總工要提醒一下這個年輕人。
“雷老板,這種結構對於裝載貨物很方便,但到了水下,特彆是海底時,這東西可不好卸貨啊!”
“沒錯!這個狀態確實不好卸貨,除非海底也有海麵那樣類似的吊裝機構。”
雷洪汕誠懇的點頭表示了對方說的沒有任何問題,可話音一落,他便抓起桌麵上的一瓶礦泉水,從旁邊工作人員借了一個工作吊牌放在了上麵平舉在空中,工作牌穩穩的平置在上麵,在大家不思其解雷洪汕的意圖時,突然間,他將水瓶直接180度的來個大翻身,工作牌在失去托舉物後向下墜落,但它的藍色吊帶最終阻止了它的下墜,被水瓶吊掛在了空中。
“如果進入到水下這樣呢?”
“嘶……”
陸總工立刻明白了雷洪汕的最終意圖,這是將整個潛水器作為可翻轉的運輸設備啊!
這樣的設計不是沒有,但沒有那麼激進。
醜國當年有一艘特殊船,全名fip水下聲波探測船,它就是翻轉型船隻的案例。
水聲設備越接近海底,所能獲取的信號質量越高,基於這個原理,它設計的極為細長,甚至超過了正常的船身長寬比。
最寬的尾部也隻有7.8米,但它的長度卻來到了驚人的108米長,船體前方80米又細又長,到達位置後船體前方開始注水,在30分鐘內,整艘船就會如同裝滿一半水的玻璃瓶一樣垂直立於海麵上,船艏沒入水下部分可達91米之深。
船上16名船員會生活在浮在水麵上的船艉生活艙部分,好玩的地方就在於因為船體會經常這樣90度的不斷翻轉,導致船上有兩套不同角度的生活設備,例如桌子、床鋪、洗手盆和馬桶,所有設備橫著一套,豎著時用另外一套。
但雷洪汕現在想用的這個就更加激進,它可是直接180度,讓整艘船肚皮朝天的直接翻轉過來。
而這樣一翻轉後上麵的貨物狀態就從原來的托舉狀態變成吊掛,潛水器直接從船變成類似直升機拉貨的吊掛狀態,卸貨時就無須吊車,而是直接鬆脫固定吊繩即可。
作為水下航行器的研究專家,陸總工聰慧的大腦立刻飛速計算這樣結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這其中最麻煩的地方在於翻轉的時機掌握和貨物如何固定,固定不好翻轉過來就散落肯定不行,翻轉的時間也不是靠近水麵而是接近海底,這樣即便是貨物鬆脫掉落,也不會呈自由落體到處沉落。
這兩個部分看似麻煩但並不是不能解決的,而且運輸與翻轉的過程都是航行器自動控製沒有啥危險,而一旦真出了什麼特殊情況,隻要不危及潛水員生命,那不是還有水下潛水員可以過去處理嘛。
考慮完這種特殊運載方式的可能性後,陸總工馬上又思考風險性和利益,這樣做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係數,但帶來的優勢也是極為明顯的,外開放式的船身載體可以容納更大貨物的尺寸,這能在建造海底建築的外層結構帶來極大的便利性。
原本十米長度一塊的弧形鋼板,現在可以先在岸上焊接拚裝成30米甚至更大的尺寸,這會給水下建造縮減更多的建造工期和成本,以及減少更多的誤差。
搞設計的人都奉行一個標準——越複雜的越不靠譜,越簡單的越靠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陸總工越想就覺著這種設計越有可行性,其它人也頻頻點頭表示這個方案很大膽,不過按現有的技術來看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見眾人基本理解、明白、接受了自己的想法,雷洪汕趁著這個時間找馬總工這邊要來些資料投射到屏幕上。
“各位請看,這是我們億幸公司委托馬總工學生,趙工設計研究出的海底黃金采集、運輸裝備,我們稱之為爬蟲和螺殼體;爬蟲主功能為海底黃金的采集與先期淘洗增量,螺殼體負責運輸;特彆是螺殼體,它不僅具有自主下潛與搜索爬蟲主體位置的功能,還能自動和爬蟲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海底像空間站一樣完成自動交彙對接……”
雷洪汕將二者的工作原理,特彆是海底自動對接部分著重講述了一遍,現場很多人在看到爬蟲與螺殼利用聲呐相互搜尋確定方位,並利用特種水下激光來完成最終的精確定位並對接時發出一片驚歎聲。
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在座的都是和海洋帶邊的企業,自然深知這裡麵的技術含量。這不僅解決了潛航器在水下自主定位和航行的問題,甚至在某些意義上,在水下自動進入封閉船塢水密艙都不是問題。
“雷先生,這個技術很好啊,為何我們都沒有看到相關的報導和信息資料呢?”
陸總工也目不轉睛的看了許久,帶著驚訝、意外和一絲喜悅指著屏幕詢問著雷洪汕。
“因為這個技術去年還處於驗證試驗階段,現在……它才正式落地並進入到專利申請與對外公開的階段。”
沒等雷洪汕回答,旁邊的許院便替雷洪汕道出了答案,手中還拎著一份文件,雷洪汕犀利的目光掃過上麵的文件名心頭狂跳。
“原來如此……”
陸總工臉上露出一絲的遺憾,不過還沒等他繼續開口,旁邊的馬總工倒開口。
“阿汕……我代表我們集團感謝你的信任,不過海底潛水器,特彆是這種具有大型水艙型的潛水器我們集團技術還是薄弱了點,如果你需要這樣的大型潛水器,我個人建議還是由陸總工他們單位進行主研製,而我們集團和貴公司提供相關的技術輔助研究。”
馬總工這話說的極為有水平。
他倒不是在把生意往外推而是在投橄欖枝,能爬到這個高度的不僅業務能力要強,情商也要足夠高度才行;如果時間充分,馬總工他們還真不介意慢慢的研究一款合適的載貨型無人潛水器,但彆人不清楚他可是很清楚,現在時間太緊了,雷洪汕的這個新海底井礦工期短產品質量需求高,就憑他們集團的那點技術實力……
馬總工可不想因為耽誤了工期而毀掉集團的聲譽。
雷洪汕稍微一思考便明白了馬總工的想法,既然如此雷洪汕也沒法強擰著對方,不過這樣一來,壓力又給到了陸總工他們單位這邊,因為他們就要同時開發三種潛水器。
雷洪汕也知道同時研發三種潛水器壓力確實有些大,尋思片刻後開口道:
“陸總工,三種潛水器同時上馬不現實,我這邊還趕著等米下鍋,越早完成就能越早進入到施工階段,您有什麼建議?”
陸總工這邊也立刻意識到時間的緊迫性,眼前這個年輕人雖說是個民營企業家,項目方案也是他做的,但傻子才會覺著這個項目隻是一個私人項目。
一個私人企業項目能把這麼多全國頂尖的海洋裝備設計、生產製造還有研究單位的人都叫到這裡開會?
開玩笑,這個項目肯定是高層非常重視的項目!
明白這點的陸總工清清嗓子下定決心:
“雷老板,從分類上我們先定義三種潛航器,小型載人,中型封閉可載人載貨型,還有就是最後這種中大型無人型;從技術難度上看,小型潛水器個頭小,但這種潛水器我們此前沒有類似的產品,很多技術要重新驗證和研究!而中大型無人潛航器涉及無人自動控製係統,也需要我們和馬總工他們兩家單位的配合……”
“因此我個人認為先著力研究中型封閉款的潛航器,它的尺寸是基於國內成熟的常規潛艇而來,不管是外層的鋼板還是內層的耐壓龍骨都有極為現成的產品和生產線,同時原結構我們也已經設計測試過,在目前兩百米深度的狀態下,無須做更多測試就可以直接生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