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娥那破破爛爛的院子自己好像真的不怎麼在意。
可是在合縣的後衙就強迫症一樣什麼都要好的,不是好的就配不上她的身份。
所以她覺得壩頭村那個地方有點邪門。
高娥給了陶美雲一個白眼:“其實我今天是來找賀大人的。”
“那我派人請他過來?”陶美雲直接說“你正好看看那兩位美人。”
“不過華鑒行也來找賀大人了。”高娥直接說。
陶美雲眼睛微微眯了一下:“你不會是想打他吧?”
高娥不再繞彎子,把最近壩頭村發生的事說給陶美雲聽。
華鑒行這次給賀堂春帶來的是實心的金花生,抵上賀堂春一年多的俸祿。
“直接說。”賀堂春隻看了那花生一眼。
“我想要蛤蟆溝那塊地,賀大人想想辦法。”華鑒行笑著說。
賀堂春表情凝重,華鑒行還是和高娥對上了:“那種地方的地,有什麼好的。”
當初他不理解高娥為什麼買那裡,後來高娥在那裡建了磚瓦窯,他才知道那裡的土適合燒磚瓦,倒是有點用處。
可是一個磚瓦窯怎麼可能讓華鑒行出這麼大的代價?
“好與不好,各有所好,事成之後還有一半。”華鑒行推了一下盒子。
“這麼高的價格,你直接找窯主買就是。”賀堂春看著華鑒行。
“這是賀大人的地界,賀大人出麵好辦事。”華鑒行看著賀堂春。
賀堂春心想華鑒行此舉是想把他們拴在一起,以後也好辦事。
可是他並不想和華鑒行這樣的人拴在一起,一旦拴在一起就彆想擺脫。
“不過是買賣的一點小事,本官作為朝廷命官實在不方便出麵,不如找當地的士紳牽一下。”賀堂春說著把盒子推了過去。
華鑒行沒想到賀堂春拒絕的這麼決絕:“咱們是同鄉。”他在說丹城文壇的規矩。
“正因為我們是同鄉,我現在對你還以禮相待。”賀堂春看著華鑒行“嶽父向來喜歡清流文人,回頭若是問起,反倒是我不知道怎麼回答。”
華鑒行心底嘲諷,什麼清流文人,陶家這些年從資助的那些學子身上得到多少好處,不過是說的好聽而已。
“是我讀的書沒有賀大人高。”華鑒行說著收起盒子“多謝賀大人指了明路,我住在樾園,那樾園的老板應該可以牽線。”
“如此再好不過。”賀堂春點頭示意一邊的衙役送客。
華鑒行也不在這裡惹人厭,行禮告退。
賀堂春看著華鑒行離開,覺得華鑒行肯定是暗地裡做了什麼,讓他出麵買蛤蟆溝不會那麼簡單。
華鑒行剛走,笙兒就來請賀堂春去後院,說陳夫人來了。
一聽是高娥,賀堂春就覺得和華鑒行有關,看來他們已經對上。
陶美雲和高娥在商量套麻袋把華鑒行打一頓的事。
說白了這事沒有攤到明麵上,沒有直接證據,高娥也沒那麼大的實力,不好明著打。
“夫人,大人來了。”笙兒在門口提醒。
陶美雲坐正,高娥站了起來。
賀堂春進門看了高娥一眼坐在和陶美雲並排的椅子上:“聽說陳夫人接了一個大訂單在趕,今日怎麼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