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扭頭看院子裡跑著的一群孩子。
他們家的確人多,就是乾活的人不多。
“自己村種的莊稼知道怎麼樣,再說現在糧價低也劃算。”高娥提議。
她隻是突然想到今年合縣的糧價不會太低,畢竟兜水這邊的莊稼大麵積沒種,又來了很多外鄉人。
但是根據糧食下來糧價就會低的規律,有些商販估計還想鑽這個空子,高娥就趁機買點。
“那買多少?”陳青覺得也可以。
“咱們村的有多少買多少。”高娥直接說。
陳青覺得多了,還是點了點頭。
陳傑今天也不偷懶了,早早的起來準備去地裡乾活,聽大哥和二嫂已經商量好了,覺得這事可行。
吃過早飯很快就有人來了,尷尬的說要借農具。
陳傑直接說他們家也要種地,對方尷尬的說陳家用不上的先給他們用用的,直接把陳傑給聽笑了,說他們家地多,趕著種地要雇人,農具也就夠用。
對方很快聽出了話音,說可以先幫陳家把地種上。
很快接連有人來,都是這樣的結果,陳青就帶著人去種地了。
陳傑要去蛤蟆溝的窯上看看,村集體一解散,燒窯就暫時停了,但是要去看一下。
高娥看這樣可行,最起碼秋播肯定沒事。
上午和安師傅去新房子那裡看了一下。
“安師傅若是想要一個單獨的院子我再給你蓋。”高娥提議。
安師傅搖頭:“我一個人住著也無聊,已經和馬師傅商量過了,就住你家,我們兩個人住一間屋子就行。”
“那就怠慢了。”高娥覺得這樣也挺好。
“什麼怠慢,跟著你家一起過,啥也不用操心。”安師傅說的隨意。
四個院子要很多木工,安師傅一個人肯定不行。
高娥打算再找幾個幫工來。
冬天事少,落雲村那些人除了去燒窯,也可以來陳家這邊當長工,到時候他們蓋房子要用到河沙,高娥就讓他們繼續挖蚌塘。
沒有借到農具的村民也想到去買一點回來先用著,可是大多都空手回來了。
如今農具價格高,他們又不舍得買,隻要是鐵器都漲價了,錢花的他們肉疼。
下午高娥和謝師傅商量建紙坊的事。
紙坊謝師傅也沒建過,高娥就說都需要什麼,謝師傅一一記下,然後規劃一下怎麼建。
到了晚上陳克來找高娥,在窯洞裡沉默了許久不知道怎麼開口。
“有事?”高娥看陳克總是欲言又止的樣子。
陳克低頭:“那學堂雖然歸了咱們家,但是村集體解散,村中孩童去學堂的束修怎麼算?”
高娥倒是忽略了這個。
如今一般人家是上不起學堂的,學堂裡沒人那麼他們陳家有學堂也沒什麼意義。
她想了一會兒試探著說:“咱家如今地多,可以讓村子裡的人做工抵束修。”
“上工抵束修?”陳克沒太明白。
“嗯,乾一天活是一個工,隻要為咱們家乾六十天活,就可以讓一個孩子在學堂裡讀一年的書。”高娥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