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高娥就這樣說過,陳青也沒當回事,現在老二家日子好了,還讓孩子學種地就有些說不過去。
“種地有什麼好學的。”陳青說著往回走。
“種地有大學問,不然同樣的地收成怎麼能差十倍。”高娥跟在後麵“民以食為天,種地才是百姓繁衍的根本。”
陳青扭頭看了高娥一眼,看她說的真誠:“還不是辛辛苦苦的莊稼人。”
“隻有有所收獲就不辛苦。”高娥帶著正延跟在後麵“我聽說朝廷有司農,皇上重視的很,我倒不指望正延能到那個地位,就是能把地種好,選育出更好的更多的糧種,讓身邊的人都能吃飽飯。”
陳青頓了一下,這也是他想的。
這兩年朝廷免了合縣一帶的賦稅,他們的日子才好了一點。
等到三年期滿,各種賦稅徭役一交,他們一年到頭又是隻夠吃的,想過個好年都不容易。
“娘放心,我一定會努力的。”陳正延保證。
若是以前他說自己想種地,肯定要被說沒出息,現在有娘支持他,他覺得自己一定可以。
高娥摸摸陳正延的頭:“娘相信你。你就先把咱們這一帶的耕種弄明白了,等你長大可以去更多的地方。”
“好。”陳正延興奮的點頭。
去更多的地方?
陳青一個激靈也開始向往。
回到家裡陳青去廂房把自己放起來的書又翻了出來,讀書也不一定非要考秀才,多看點書,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用到了。
“回來怎麼不去吃飯。”楊氏找了過來。
“我收拾一下就去。”陳青笑著說。
楊氏以為陳青遇到了什麼好事,這幾天都很低落怎麼突然就振奮起來了?
關於學堂的改革村裡人沒意見,他們也知道自家孩子就是識幾個字的料。
至於想讀書的自然可以繼續讀書,學習六藝對繼續讀書的人大有裨益。
夏收的時候高娥又收了壩頭村要賣的糧食,她雇的人太多,需要的糧食自然多。
今年吳氏賣的泡菜比去年多一點,村裡有幾戶就專門種高娥要收的蔬菜,如此也算穩定。
彆人也不眼紅,他們跟著陳家做事也不少賺。
蓮心在鬼哭山待了半個月,等餘兆到了鬼哭山她才回來。
沒過幾天衛楷就親自送來第一批打製好的工具,主要是鑷子和手術刀。
高娥試了一下,這鑷子和手術刀比精鋼的都要好用。
“如果隻是普通的使用,不用擔心生鏽,幾年之內都不用擔心變鈍。”衛楷有些興奮。
這是他打製東西以來用的最好的材料,有金烏木和寒潭加持,效果比他之前預想的還要好。
高娥點頭:“對了,先給我打三支箭頭,兩把匕首。”
衛楷點頭:“好。”
兩個人說著褚戎從外麵進來:“家裡有客人?”
高娥站了起來:“自己人。”
衛楷也站了起來,看到褚戎臉上的疤痕愣了一下。
“這是衛楷。”高娥介紹“這位是褚大哥,如今是正暉和雲舟的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