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加爾曼尼亞帝國態度消極,馬奧爾帝國無法派出大軍,那麼在現在這個時候,也沒有必要過於恐懼。
當然,情況總有一天會變的,但佐亞覺得現在不必考慮那麼多。
而且,加爾曼尼亞帝國的通告,反過來也證明了他們將他們視為巴洛德的正式政府。
趁這個機會,大張旗鼓地向各國推廣不是很好嗎?
巴羅德王國的正統繼承人是巴羅尼亞公汗國。
乾脆汗國為王,若或烏蘇拉為女王即位也行。
?
哦,是嗎?
你還在服喪啊,對不起。
那麼,這是後話,現在該做的事很明確。
戰勝德拉軍。
而且是非常痛苦的。
就像討伐烏爾的格爾卡采確實登基稱帝一樣,以此為杠杆建立政權。
服喪者可以是皇太子,也可以是大公。
以上就是他的想法。
怎麼樣呢?
在屏住呼吸聽著佐伊亞滔滔不絕的演講的眾人之中,巴羅德人塔羅斯第一個說:“沒有異議!”,就連一向冷靜的格爾納也微笑著說:“我非常讚成。”
從剛才開始就被打斷發言的香郎戰戰兢兢地問:“我可以再說話了嗎?”
佐亞笑著催促道:“哦,當然了。”
“我受日耳曼皇子之托,在野獸的膀胱裡塞進了驅避劑。我給了你一百個,有用嗎?”
實際使用過的鎖,“你猜對了吧!”互相請求。
“但是,大蜥蜴很快就會習慣的,這時候不使用的話就沒有意義了。那就交給我們的情報部隊吧!”
佐亞也承認“我也認為這樣很好”,再次向大家打招呼。
“那我們走吧!”
巴羅德東側國境外的蠻族軍的野營地。
各部族的族長聚集在中心的大帳篷裡。
蠻族軍沒有像中原諸國那樣完善軍製,也沒有百人隊或千人隊這樣的部隊編製,基本上隻是部族軍的集合。
因此,既有最大部族庫比拉族超過三千名的大部族,也有最小部族比加拉族隻有數百人的小隊伍,規模不一。
但是,由於部族之間平等的意識很強,決定蠻族整體的意見需要由所有部族的族長進行討論。
以前有一位自稱“蠻族帝王汗”的卡魯斯國王,在他去世後一直空著。
在巴羅德聖王國的大元帥阿爾戈德拉斯的蠻族軍隊中,他隻不過是汗的伯父,在統率力和謊言力這一點上很弱。
當然,最初的蠻族帝王是從過去時間跳躍而來的阿爾戈德拉斯本人,要讓蠻族理解這一點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們采取了積極將蠻族納入巴勒斯的國家體製,讓蠻族向卡魯斯國王之子雷烏斯王子宣誓忠誠的形式。
作為嬰兒的雷烏斯王子的攝政雷強斯的力量必然變得強大,發生了像前代雷昂那樣的暴走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