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
佐亞把五千多名難民聚集在裡維拉中央的廣場上,在講台上用嘹亮的聲音進行演講。
自由城市的人們!
是佐亞將軍!
因為因緣巧合,他向市政長官羅姆殿下求情,與裡貝拉軍並肩作戰。
回想起來,兩人相遇是在西卡包圍戰中,而且還是敵人。
當時的巴洛德正因異族統治而喘不過氣來,羅姆大人秘密創立了名為“自由之風”的抵抗組織,他也是該組織的領導人。
羅姆大人不顧自己的安危,說服同伴,幾乎沒有損傷地將一萬包圍軍從異民族的統治中解放了出來。
而這1萬名士兵也成為了現在裡貝拉軍隊的基礎。
在那之後,他們的祖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推行高壓統治的卡魯斯國王去世,幕後操縱他的大元帥大玄水頓和北方蠻族逃到國外。
不久之後,汗國王和烏爾蘇拉女王將作為新的統治者即位,巴洛德將脫胎換骨。
但是,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出兵國外的兩萬蠻族軍隊包圍了裡貝拉。
為了拯救他們,新生巴洛德派出了三萬兩千援軍。
按照這種情況,他們打算等待波羅的軍隊到達,從內外與蠻族軍作戰。
大元帥多恩預見到這一點,向格爾曼尼亞帝國提出請求,成功引出35萬人作為援軍。
本來,巴羅德軍32萬人應該一邊牽製包圍裡貝拉的蠻族軍2萬人,一邊與加爾曼尼亞軍35萬人會戰。
他認為自己的實力可以彌補實力上的差距。
但是,情況發生了變化。
包圍裡貝拉的蠻族軍突然解除包圍,向預定戰場塞加大平原移動。
如果蠻族軍與加爾曼尼亞軍會合的話,就會成為五萬五千大軍。
巴羅德軍三萬二千人被擊潰,這個裡貝拉也不可能平安無事。
因此,他們派出李貝拉的一萬大軍前往城外,與巴羅德軍會合。
儘管如此,雙方仍有兵力上的差距,但“自由都市同盟”的盟主齋科昨天聯絡說已經派出了義勇軍,普什開教團今天早上也送來了援軍的文書。
不管怎樣,決戰的場地將是賽加大平原。
現在,自由城市的人們!
雖然裡貝拉前來投靠,但這樣一來,他們的一萬大軍就不在這裡了。
今後各自的生活,他想交給各自。
就這樣留在裡貝拉也好,回到自己的城市也好,和他們一起戰鬥也好,都無所謂。
不過,很抱歉,無論如何都要自力更生,希望你能理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