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二那年,宋時初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意外地成為了擁有巨額財富的“小富婆”。
懷著忐忑與好奇,她拿著外婆給的銀行卡去銀行查詢她父母留給自己的遺產。
當看到賬戶餘額顯示著整整6000萬時,她震驚得瞪大了眼睛。
原來,這些都是外婆為她積攢下來的,甚至還賣掉了爸爸的股份。
銀行工作人員隨後將宋時初爸爸媽媽的一套大平層房本鄭重地交到她手中,並播放了一段外婆生前錄製的錄像。
畫麵中的外婆麵容慈祥,眼神中滿是慈愛與不舍:“初初,你現在應該已經18歲了,長成大姑娘了。
外婆有好多心裡話,以前不知道該怎麼跟年幼的你講。
你小時候總怪外婆把你送走,可外婆隻是一心想給你找個好的生活環境。
你現在過得應該很幸福吧?是不是有個特彆好的家庭收養了你了?
隻要你幸福,外婆在天上也就放心了。外婆相信,我們初初是最棒的。
這些錢都是留給你的,你長大了,要乖乖聽話,好好吃飯,睡覺彆再踢被子。外婆會一直在天上守護著你……”
宋時初聽著外婆的遺言,淚水如決堤般湧出,打濕了衣衫。
命運似乎格外眷顧她,沒過多久,又傳來老房子拆遷的消息,而那正是房本上給李海潮的房子。
拆遷補償了幾百萬,宋時初執意要把這筆錢給李海潮,可李海潮堅決不收。
無奈之下,宋時初隻好用這筆錢將家裡重新裝修了一番,
又精心挑選了一套位於環境宜人、適合養老之地的大房子,笑著對李海潮說:“爸,這房子以後就給您和淩爸養老用。”
時光匆匆,又一年過去了。
淩霄因媽媽的病情選擇休學一年,此時已大三的他仍在與家庭做抗爭。
而賀子秋已經順利畢業,卻暫時沒有回國的打算。
他在與李海潮的通話中透露,自己打算繼續深造學習甜品製作,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回國。
李海潮有些失落把電話遞給宋時初,宋時初隻是平靜地應了句:“嗯,知道了。”
賀子秋在電話那頭急忙說道:“初初,我肯定會回來的,你再等等我,好嗎?”
宋時初輕笑一聲又問道:“等,還要等多久呢?”
隨後便把電話遞給了李尖尖。
李尖尖接過電話,歎了口氣搖搖頭道:“沒事,你在那邊好好學習,我會照顧好爸和初初的。”
隨著離彆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宋時初和李尖尖逐漸習慣了沒有淩霄和賀子秋陪伴在身邊的生活。
她們之間仿佛有了一種默契,都很有分寸地不再主動提及遠在他鄉的兩人。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兩人的感情,她們不管見麵還是不見麵依舊像往常一樣打打鬨鬨。
到了大三這年,宋時初和沈之晚這對好閨蜜,憑借著各自優渥的經濟條件和對舞蹈、民樂教育事業的熱愛,一合計,決定在京市開辦一家培訓機構。
沈之晚家在京市,父母從商多年,積累了廣泛的人脈資源,家裡的親戚也大多分布在京市。
得益於這些有利因素,培訓機構開業後生意蒸蒸日上,很快在當地小有名氣。
宋時初心裡一直惦記著李海潮和李尖尖,她打電話邀請道:
“尖尖姐,你帶著爸和淩爸來京市玩吧,我都大三了,爸還沒來過京市呢,怎麼也得讓他們來玩一趟啊。”
李尖尖聽了興奮不已,立刻跑去告訴李海潮,李海潮架不住兩個女兒的勸說欣然同意,淩和平大忙人還是沒有時間就沒有去。
抵達京市的這天,宋時初滿心歡喜地在機場等候著李海潮和李尖尖的到來。
一同前來接機的還有沈之晚和她的哥哥沈潯之,宋時初也是認識沈潯之的,培訓機構也是沒少讓人家幫忙,一來二去也是熟了。
宋時初自己沒有買車,沈之晚一聽宋時初要打車就說她不夠意思,然後拉上了已有車的哥哥前來幫忙。
當李海潮和李尖尖的身影出現在出口時,宋時初興奮地揮舞著手臂,喊道:“爸,尖尖姐,這邊!”
待他們走近,宋時初迫不及待地上前給了兩人一個大大的擁抱,激動地說:“終於見到你們了,我可太想你們了!”
鬆開後,她趕忙轉身介紹道:“這就是我跟你們常常提起的好朋友沈之晚,這位是她哥哥也是我的朋友沈潯之。”
李海潮臉上洋溢著和藹的笑容,連連點頭說道:“那就辛苦兩位小同誌一起來接我們了,太感謝了。”
沈之晚熱情地回應著:“叔叔不用客氣,初初也是我的好朋友,幫她是應該的”
沈潯之則笑著點頭:“對啊,時初也是經常念叨著你們。”
李尖尖有些八卦的打量著宋時初和沈潯之。
宋時初貼心地詢問李海潮和李尖尖餓不餓,李海潮和李尖尖趕忙回應說在飛機上吃了飛機餐,現在還不覺得餓。
於是,一行人便先往酒店趕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