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鎮經濟開發區的奠基儀式剛剛結束,李一凡和他的團隊正忙著規劃下一步的建設工作。然而,在成功的背後,新的危機正在醞釀。趙國新雖然被調離,但市長劉耀明並未罷手,而是通過其他途徑繼續對嶺南鎮的開發區計劃進行乾擾。
縣政府的例行會議上,李誌遠突然接到一個電話。他接通後,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一絲冷意。電話來自市裡,內容關乎嶺南開發區的項目撥款。劉耀明通過市財政局施壓,要求暫停撥付第一筆基礎建設資金,理由是“規劃不夠完善,資金使用缺乏詳細說明”。
會議結束後,李誌遠將情況告訴了李一凡。
“一凡,市財政局那邊卡住了資金,說是省裡對開發區規劃還有一些意見。”李誌遠語氣低沉,但顯然早已看穿背後的伎倆。
李一凡冷笑:“誌遠書記,這明顯是劉耀明在使絆子。省發改委已經批示了開發區規劃,這筆資金沒有理由被扣留。這顯然是人為的乾擾。”
李誌遠點頭:“但我們目前的資金非常緊張,如果第一筆撥款遲遲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會被迫暫停。這會給開發區的招商引資帶來不小的麻煩。”
李一凡陷入了短暫的沉思,隨即語氣堅定地說道:“誌遠書記,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我建議分兩步走。第一,我會親自跑一趟省財政廳,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講清楚,爭取儘快解凍資金。第二,咱們要加快與企業簽約的進度,一旦企業資金到位,市裡那邊的乾擾就不攻自破。”
李誌遠點頭:“好,這件事就由你來負責。我會留在縣裡協調鎮政府的工作,確保開發區的推進節奏不亂。”
李一凡馬不停蹄地趕往省城,他深知,這次會談不僅關乎嶺南鎮經濟開發區的未來,也是一場無聲的政治博弈。到了省財政廳,李一凡憑借此前在省發改委主任張廷山麵前樹立的良好印象,很快與省財政廳副廳長趙慶年見了麵。
“趙廳長,嶺南開發區的撥款出了點問題,我想聽聽省裡的意見。”李一凡開門見山,沒有任何繞彎子。
趙慶年微微一笑,卻沒有直接回應,而是說道:“李書記,嶺南模式我早有耳聞,也看過省發改委的批示。你的規劃沒問題,但市財政局那邊給我們反饋說,你們的基礎設施建設方案缺乏細節,資金使用計劃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李一凡冷靜地說道:“趙廳長,我們的建設方案已經通過了省發改委的審核,這筆資金是按計劃撥付的。至於市財政局的反饋,很明顯帶有其他目的。省裡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不應受到人為乾擾。”
趙慶年笑了笑,似乎對李一凡的直言不諱頗為欣賞:“李書記,你說的確實有道理。但市財政局是資金鏈條中的重要一環,我們也不好繞過他們直接操作。”
李一凡目光一亮,心生一計:“趙廳長,如果嶺南鎮能夠將詳細的分步資金使用計劃報送給省財政廳,並接受省紀委的全程監督,這筆撥款是否能夠加速審批?”
趙慶年微微頷首:“如果你們的方案足夠詳儘,並且符合省裡的相關規定,我可以協調相關部門加快流程。”
李一凡點頭表示感謝,隨即向省財政廳提交了一份詳細的資金使用方案,同時與省紀委溝通,請求他們派駐一個專項小組監督資金流向。幾天後,趙慶年親自給李一凡打電話,告知第一筆撥款已經批準。
撥款問題解決後,李一凡將精力放在開發區的招商引資上。他清楚,隻有引進優質企業,才能為開發區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在阿裡、騰訊和京東的推薦下,李一凡成功聯係了一家全國領先的綠色農業深加工企業。這家公司專注於農產品的精深加工,尤其是高端食品領域,與嶺南鎮的羊肚菌種植項目有很高的契合度。
為了確保合作落地,李一凡親自邀請公司負責人張德強來嶺南鎮考察。在嶺南鎮的扶貧合作社裡,張德強看到了一片片生機勃勃的農田和高效運轉的物流中心,顯得十分滿意。
“李書記,嶺南鎮的基礎設施和產業規劃都很不錯。如果合作達成,我們可以投資兩億元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深加工廠,專門處理嶺南鎮的優質農產品。”張德強語氣堅定。
李一凡笑著點頭:“張總,嶺南鎮會為您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和資源支持。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共贏,讓企業、百姓和政府都能從中獲益。”
最終,這家企業正式簽約入駐嶺南經濟開發區。隨著這一標杆性項目的落地,嶺南開發區的吸引力迅速提升,其他企業也紛紛表示出投資意向。
正當嶺南鎮的開發區建設如火如荼時,市長劉耀明開始了新一輪的乾擾。他利用手中的權力,通過市環保局對嶺南鎮進行突擊檢查,試圖以環保問題為借口拖慢開發區的推進速度。
“李書記,市環保局的檢查組已經到了鎮上,他們直接要求停工,說是發現了環境隱患。”吳德安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通知了李一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