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星城市,空氣中透著微涼。夜晚,星城大廈燈火通明,遠在北京的陷入資金困境的朱一明正在兆易創新總部召開一場特彆會議。
“星城市。”朱一明將一份資料放在桌上,“這是我們接下來要重點考察的地方。”
會議室內一片寂靜。朱一明目光堅定,語氣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
“朱總,星城市的確在近幾年動作頻頻。從中微的刻蝕機到京東方的液晶屏,再到騰訊、京東、鎂團、宇樹科技、遊戲科學等眾多公司入駐,他們的決策力和執行力確實值得稱道。但這個項目投入巨大,風險也不小……”一位高管忍不住提醒。
朱一明擺擺手,打斷了對方的話:“我知道你們的顧慮,但我更看重的是星城市的潛力。一個敢拿出三分之一財政收入支持京東方的城市,值得我們去相信。”
他指了指桌上的另一份資料:“看看這個數據。中微28n刻蝕機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拿下了國際訂單。京東方的6代線更是創造了量產奇跡。如果我們的dra項目能夠落地星城市,未來的前景不難想象。”
另一名高管翻看著資料,不由得點頭:“確實,星城市不僅有決心,還有完整的產業鏈基礎。更難得的是,他們的政策環境非常友好。”
朱一明沉吟片刻,目光中多了一絲銳利:“星城市是目前最適合我們發展的地方。但我們必須謹慎,這個項目牽涉到巨額投資,容不得半點疏忽。”
他停頓了一下,環視眾人,語氣堅定:“聯係星城市政府,我要親自帶隊去考察。”
而此時李一凡手中正拿著一份厚厚的文件,這是秘書陳曉峰拿回來的星城市半導體產業的最新規劃,文件封麵上醒目的幾個字寫著:“半導體全產業鏈生態布局”。
他合上文件,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張規劃圖上。圖上,中微的28納米刻蝕機項目和京東方的第6代液晶麵板生產線已經標注為完成,周邊還有許多等待填補的空白。“下一步,該輪到存儲芯片了。”李一凡低聲自語。
這時,手機鈴聲響起,來電顯示是星城產投總經理趙維康。他按下接聽鍵,電話那頭傳來趙維康略帶興奮的聲音:“市長,有個好消息。兆易創新的朱一明團隊聯係了我們,他們想來星城市考察。”
“兆易創新?”李一凡眉頭微挑,轉身走回辦公桌,“是為了長鑫存儲的項目?”
“沒錯。”趙維康答道,“他們之前考察了幾座城市,但都沒下決心。我猜,他們是被我們中微和京東方的成功案例吸引了。這說明,我們在半導體領域的努力已經開始有回報了。”
李一凡微微一笑,眼中透出幾分自信:“維康,這件事你盯緊些,安排好朱總的接待。他們團隊到達後,第一時間通知我。”
掛斷電話後,李一凡的思緒回到了長鑫存儲這個項目上。作為中國存儲芯片領域的後來者,長鑫存儲承擔著打破國際技術壟斷的重任。
如果星城市能夠成功引進這一項目,不僅是為城市經濟注入強大動力,更是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幾天後,朱一明團隊抵達星城市
夜幕下,朱一明一行人低調入住星城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這趟考察行程嚴格保密,隻有少數幾位星城市政府的核心成員知曉。
第二天上午,李一凡召集了一場小型會議,參加者包括星城產投總經理趙維康、星城建投集團負責人馮建業,以及星城興泰集團總經理林曉峰。這三人分彆掌管星城市的招商、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本運作,是李一凡推進半導體產業布局的核心團隊。
“長鑫存儲是個巨大的機遇,同時也是一場考驗。”李一凡的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沉穩而堅定,“朱一明團隊對星城市感興趣,說明我們過去的努力沒有白費。但要拿下這個項目,我們需要更有力的方案和更充分的準備。”
趙維康率先發言:“市長,我已經準備好了詳細的項目計劃書,裡麵包括土地資源、稅收政策,以及產業鏈配套企業的布局。朱總這次來,主要是考察我們的整體規劃和執行力。”
“好,維康的部分我很放心。”李一凡點了點頭,轉向馮建業,“建業,項目如果落地,基礎設施配套是否能及時跟上?”
馮建業答道:“市長,我們已經準備了三套方案,涉及土地開發、道路擴建和水電氣保障。隻要項目確定,我們隨時可以啟動施工,確保不拖後腿。”
李一凡滿意地點頭,最後看向林曉峰:“曉峰,資金問題是朱總最關心的環節,興泰的融資方案準備得怎麼樣了?”
林曉峰推了推眼鏡,答道:“目前我們已經與國家大基金和幾家知名投資機構達成初步意向。如果長鑫存儲項目落地,星城興泰將負責牽頭融資,資金規模不成問題。”
李一凡點點頭,總結道:“很好。朱總一行人下午會和我見麵,我會爭取在第一次會談中讓他們看到星城市的決心和誠意。你們三位做好配合,具體細節視談判進展再調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