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省委組織部三號會議室。
一道紅頭文件剛剛印發,全稱為:
>關於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乾部畫像倒查清理專項行動”的通知
文件由省委組織部、省委紀委監察委、機製改革領導小組三方聯合署名。
這是瀟湘曆史上第一次以“畫像評分”為切口,倒查乾部履職情況。
行動明確:
所有機製評分85分以上、任職半年以上的縣處級以上乾部將納入本輪清理;
組織係統必須就每一份畫像分數進行實地驗證,走訪調研、審計績效、群眾測評三位一體;
對於圖譜評分與實際表現高度不符的,將予以通報處理,並建議納入組織部“機製失信記錄”;
圖譜失實人員,將限製其在機製係統內的資源接入權限,不得作為先進乾部推薦對象。
這場清理行動被媒體稱為“機製改革以來最大規模的係統自審”,更被黨內視為李一凡發出的“畫像肅清令”。
……
省委常委會議。
趙建國放下文件,看向李一凡:“一凡,你是這項機製的設計者。你怎麼看現在的爭議?”
李一凡沒有回避。
“書記,我們必須區分‘製度的失誤’和‘人的投機’。”
“機製不是萬能的,它也會出錯,但錯誤並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我們知道係統有漏洞,卻不堵,而是留著利用。”
“我們清算的,不是機製分數高低,而是那些打著機製旗號行‘投機之實’的乾部。”
“我們要給所有人一個信號:畫像不是護身符,分數不是晉升單,機製不是保護傘。”
“機製要從‘激勵係統’轉變為‘紀律係統’。”
……
清查行動一經發布,全省震動。
組織係統內多名中層乾部被抽調組成“畫像交叉核查組”,分赴各地。
在星城市,首輪通報的乾部是原嶽北區住建局局長劉思陽。
他的畫像評分一度為全區第一,被稱為“工程執行模範”。
但交叉評估發現:
三項重點項目中有兩項停擺;
節點打卡虛實交錯,填報材料高度雷同;
區財政辦發現其簽批的四筆“機製建設專項資金”尚未到賬,即已錄入平台“資金完成節點”。
當通報發出,劉思陽在常委會上的解釋隻有一句話:
“我是按照流程填的,是係統允許的。”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