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上午943,星城市金融戰時調度組指揮室。
窗外的秋陽燦爛,屋內的氣壓卻仿佛凝固。
“今天又是千股跌停。”趙斌剛從市場監測大屏前走回來,手裡拿著一份最新數據報表。
滬指跌破2900點,創業板指數暴跌8.1,兩市超過1260隻個股跌停,超過60家基金公司宣布暫停申購或贖回。
資本市場就像一場著火的森林,而他們是最靠近火線的一群人。
……
“京東方、長鑫存儲、美團科技、南大光電全部重挫,賬麵浮虧最嚴重的幾隻產業子基金已經觸發強製止損紅線。”劉向力聲音低沉,“我們已經不是在爭輸贏,是在爭生死。”
“但我們守住中微了。”趙斌補了一句。
中微科技沒有上市,沒有進入二級市場,也就逃過了此次金融風暴的中心浪潮。但也因為沒有上市,它的融資鏈條相對封閉,抗風險能力反而更脆弱。
尤其是——昨日剛有消息傳來:某家注冊在深圳的外資背景產業並購基金,已通過中介機構嘗試接觸中微的第三輪投資股東。
目的很明確:希望通過“戰略協作”入股,進而切入中微的控製架構。
這是“明麵合作、暗中控盤”的典型打法。
李一凡第一時間拒絕了,並連夜將該中介機構“請”出了星城。
但他知道,風暴還在逼近。
……
當天下午1400,李一凡召開封閉調度會。
“我們要守的,不隻是上市公司。”他目光沉靜,“我們要守的,是我們的未來。”
他在白板上寫下幾個關鍵詞:
【已上市核心企業】——通過興泰資本與基金委托形式維穩市值;
【未上市戰略企業】——通過原始股東協議、地方政府投決權、產業入駐綁定方式鎖死控製鏈;
【核心項目研發】——實行財政兜底策略,“人不走、項目不撤、數據不外流”。
“這是我們三道防線。”
……
“那凡星現在怎麼辦?”彭學文開口。
“他們能堅持多久?”
趙斌答:“他們的主力資金目前還未加杠杆,但基金贖回壓力在增加。再這樣跌下去,凡星旗下和星城市合作的兩個聯合基金,最多能撐五天。”
“但他們沒打算撤。”
李一凡點點頭:“凡星能頂住,不是因為錢多,是因為知道這背後是我們共同的主張。”
“資本不是為了套利,而是為了主權。”
“我們要讓市場知道,地方政府不歡迎掠奪式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