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星城,芒果影視基地。
棚內燈火通明,攝像機與滑軌來回穿梭,燈光師與現場導演交頭接耳,緊張調度。試拍畫麵剛剛結束,鏡頭前的演員郭京飛、張誌堅、吳剛等人汗濕鬢角,劇組氣氛壓抑而專注,儼然已經進入角色狀態。
李一凡站在觀景窗外,麵無表情,神色深沉。
他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拍攝現場,卻是第一次親自督戰一部電視劇。
身旁的芒果影視總經理張啟明小聲彙報道:“一凡書記,按照您的要求,《人民的名義》進展已進入實拍第二階段,目前全劇已拍攝近三分之一,預計5月底剪輯完成,可進入暑期檔播出窗口。”
李一凡目光落在拍攝監視器上,語氣緩慢:“演員陣容不錯,劇本層次也經得起推敲。你們要明白,這不是一部普通的電視劇,這是一次文化輸出的轉折點。”
張啟明點頭稱是。他很清楚,如果不是李一凡一錘定音,芒果方麵當初是不可能拿下這個劇本的。
三個月前,劇本剛剛遞到廣電集團手上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題材“太冷門”。反腐題材?哪還有觀眾會願意守著電視看那些“辦公室裡鬥心眼”的戲?
可李一凡卻拍板定下了。
這部劇,我覺得它會成為現象級。“這部劇會在全國範圍內掀起熱潮,破局文娛低迷,成為中部文化輸出樣板。”這番話一出,沒人再敢反駁。
“下一階段,重點放在宣傳上。要把這部劇包裝成全國範圍的文化現象。”李一凡吩咐道,“我會安排省宣傳係統配合,包括大夏日報、芒果新聞、大夏社地方支點,都可以出人出資源。你們隻管做劇,其他的,我來兜。”
張啟明內心激蕩。他知道,眼前這位掌控星城、實際操盤全省文化布局的書記,已經將這部劇納入了政治戰略——文化+意識形態+經濟的整合樣本。
而在外界還渾然未覺之際,李一凡已在下出長子一子。
與此同時,2000公裡之外,四九城朝陽區,soho現代城。
李明傑坐在凡星投資四九城辦公室的會議室裡,對麵的王曉峰和胡瑋煒神色猶疑,桌上是剛擬好的融資協議。
王曉峰擰著眉頭:“我們現在還隻是個幾十輛車的小團隊,雖然有北大資源做背書,但說白了,量太小,模式還沒跑通,憑什麼值你們一千萬美金?”
李明傑抿了口茶,放下杯子:“我不和你爭未來,我隻問一句,你們敢不敢燒錢、敢不敢打全國市場?”
胡瑋煒沉默了一下:“我們敢。但你們真的看得這麼遠?”
“當然。”
李明傑笑了笑,從公文包裡抽出一份資料,“你看看,這是我們調研組最近一個月對高校、園區、cbd通勤數據的調研報告,還有關於‘無樁化’在歐洲發展趨勢的研究。你們做的,不僅僅是出行產品,這是城市生態的未來接口。”
他頓了頓:“我們敢投,不是因為你們現在強,而是因為我們知道,這個時代會獎勵敢燒錢、敢跑馬圈地的人。等你們想明白這一點,這份協議再簽,也不遲。”
王曉峰看著對方堅定的神情,最終點頭。
兩天後,摩拜單車獲得凡星投資1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高達4億元。這一消息迅速在投資圈刷屏,創投圈再掀波瀾。
而促成這一切的,是遠在星城的那位書記——李一凡。
……
同一時間,星城會議中心。
瀟湘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正在召開。
李一凡坐在主席台上,身邊是省委宣傳部、文旅廳、發改委、財政廳等多位主要負責人。他的發言簡短,卻擲地有聲:
“我們瀟湘文化產業,一定要打破地方化、盆地式的思維模式,要立足大文化、大科技、大資本,用全國視野、全球視角謀發展。”
“《人民的名義》隻是一個開始,它將驗證芒果超莓文化產品的全國適配性。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把這種適配性轉化為製度成果、資本成果。”
他看向台下:“相關部門馬上研究設立‘文娛精品工程專項資金’,由芒果超莓牽頭,聯合省屬資本、凡星等社會資本設立投資基金,專注於有影響力、有傳播力的文化項目。要讓文藝作品成為城市名片、地方資源與國家話語權的融合點。”
掌聲雷動。
沒有人不明白,這不僅是一個項目的布局,更是李一凡從文化角度對全省“二次崛起”的戰略升級。
而《人民的名義》,不過是一個引子。
……
當天晚上。
李一凡剛回到市委辦公室,陳曉峰遞上一份資料:“書記,這是凡星剛發來的簡報,摩拜的融資已經正式落地,資本圈熱度很高。”
“好。”
李一凡翻了一頁,微微頷首。
“通知宣傳口準備,抓緊和《人民的名義》劇組協商,把拍攝花絮、主要演員專訪儘快推上熱搜。讓這部劇在播出前先‘火’起來。”
陳曉峰答應一聲:“我這就安排。”
李一凡目光看向窗外。
春夜微涼,星城霓虹點點。他知道,風口來了,不抓住,它就走了。
可如果抓住了——
這一輪文化資本風暴,將真正把他推向下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