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瀟湘星城。
天氣已然轉暖,市府南樓會議廳卻是一片肅然。
今天,瀟湘省委調研組正式抵達星城市,考察近期廣受關注的“平台治理機製試點”與“版權仲裁機製”推進情況。調研組由省委政法委、宣傳部、網信辦、省法院、省文旅廳聯合組成,規格之高,前所未有。
而坐在會議主位的,卻並不是省委調研組領隊,而是瀟湘省委副書記、星城市委書記李一凡。
作為省委排名第三的實權人物,李一凡麵容冷靜,身著深藍色西裝,神情沉穩。此刻他不是接受調研,而是在向省委層麵“展示成果、推動複製”。
“我先說明一點——”李一凡的第一句話便讓全場一靜,“此次調研,不是對星城市工作的‘督查’,而是省委高層推動機製改革的前置考察環節。星城市願為瀟湘探索製度落地、標準建立,提供模板與經驗。”
“我們需要的,不是單點突擊,而是為未來五年數字社會治理打下底層製度基礎。”
話音落下,調研組多位成員交換目光,顯然都意識到:李一凡不是在解釋,而是在定調。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彬率先微笑點頭:“李書記說得對,這不是糾錯,是找方向。”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李一凡從平台封禁風波、小四抄襲門事件說起,詳細彙報了星城市“平台治理協調機製”與“版權仲裁快審機製”的整體構建路徑:
?政務端由市委政法委牽頭,整合網信、司法、市場監管等六個部門成立“平台治理委員會”,賦予調解權與規範建議權;
?法院係統與市仲裁辦聯合設立“版權仲裁中心”,明確小額版權糾紛30天內定責,避免中小原創者維權難;
?凡星傳媒協助建設“版權黑名單”共享數據庫,與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聯合試點“限流製裁”。
“這個機製不是針對平台,而是治理真空的補位。”李一凡目光掃過眾人,“大夏的網絡內容市場不能繼續處於‘誰熱誰說了算’的狀態。我們要做的,是建立‘治理與表達’的共生結構。”
這番表態,讓調研組不少人頗感振奮。
省高院副院長馮啟則忍不住開口:“李書記,有一個技術性問題——快審機製是否具備法律效力?會不會引發司法越權質疑?”
李一凡早有準備,側頭點向會議另一側。
“李誌遠同誌,請你介紹。”
站起的李誌遠,身為星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原為湘潭市市長,能力極強。此刻他沉聲介紹:
“仲裁機製依托《仲裁法》第四條,經當事人同意並簽署授權協議,即可視為具有司法約束力。我們將與省高院簽署合作備忘錄,由法院監督整個程序合法性。”
“更重要的是,星城市版權仲裁機製不是替代法院,而是減輕司法係統負擔,針對的是小額、高頻、證據明確的輕型版權糾紛。”
李一凡點頭:“我們希望法治成為治理的基石,而不是門檻。”
正當會議氣氛漸入佳境,市委宣傳部長王誌明匆匆走進會場,將一份手機截圖交到李一凡手中:
“騰訊公司發表官方聲明:‘我們尊重各地政府依法行政權力,但希望在國家法律體係內進行協調,不支持地方單方麵對平台產品架構進行乾預’。”
落款時間:今日上午九點整。
微信發難,來得比李一凡預計的還要早一些。
“看來,他們坐不住了。”李一凡淡淡一笑,隨後將截圖放在桌上,並未掩飾。
他掃視會場:“這就是現實——平台話語權正試圖淩駕於地方公共治理之上。而我星城市,願意成為第一批破局者。”
省委網信辦調研員輕咳一聲:“李書記,若上升為全國爭議,你有沒有預案?”
李一凡一字一句道:“我歡迎騰訊來四九城談,也歡迎他們來星城落子投資。但我要講清楚一件事——這不是騰訊與李一凡的問題,而是大夏政府與資本平台之間,如何構建相互尊重的新秩序。”
“如果他們認為輿論可以壓倒政府治理,那就錯了。”
現場沉默三秒,調研組眾人起身鼓掌。
這種掌聲,既是對彙報的肯定,更是對李一凡強勢定調的認同。
……
與此同時,凡星傳媒總部,李曉薇正在主持一場關於“小四抄襲門”的第二輪話題策劃會議。
“今天微信發聲明,咱們要趁勢做一波‘誰在為原創者撐腰’的輿情專題。”她目光犀利,“把仲裁機製流程圖推上熱搜,讓公眾知道,這不是什麼地方小動作,這是一次原創者的大旗。”
副總編立刻回應:“我們已聯係十位原創作者,發布維權失敗案例作為背景素材。”
李曉薇點頭:“從今天開始,要在三天內,全麵製造‘星城市製度成為全國範本’的輿論基礎。”
……
晚十點,四九城中宣部政策研究室提交內參:
“星城市在政企治理機製方麵探索領先,版權仲裁機製具備複製基礎,建議觀察是否適合納入中央網信治理新階段改革試點。”
而瀟湘省委書記趙建國,也於當天晚間親自致電李一凡:
“你這一步,走得漂亮。”
“如果騰訊服軟了,你就推動他們參與星城機製的建設;若他們強硬到底,你就把機製推向瀟湘全省,做給全國看。”
“有我在,你儘管去試。”
……
李一凡掛斷電話,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燈火輝煌的星城市區。
他很清楚,一場“以製度對抗平台霸權”的現代治理革命,已經在他手上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