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後,李一凡親自主持召開一場麵向高校學生代表的閉門座談會。
來自星城大學、南瀟學院、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等不同類型高校的20餘位學生代表坐在會議桌旁,第一次與這位省委副書記“麵對麵”交流。
“我就是來聽大家實話的。”李一凡一開場便道,“你們在校園中是否接觸過校園貸?是否有人被騙?你們認為問題在哪兒?”
一名來自南瀟學院的大三女生率先舉手:“我身邊有同學通過‘分期購物平台’借款買電腦,結果利滾利,一個月要還1000多,後來甚至在夜場打工償還。”
“校園貸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部分學生家庭支持有限,而社會對‘體麵消費’的期待太高。”
李一凡沉默片刻,隨即道:“你說得很好。”
“問題不隻是金融,還有教育、家庭和整個社會氛圍。下一步,我們將聯動媒體、家庭、學校三方麵,打造一套‘青年財商成長模型’,讓學生知道——責任比欲望更重要。”
座談結束後,李一凡特意留下幾位代表,商談建立“青年金融觀察團”,定期反饋高校金融風險動態,直接向市委教育專班報送。
—
與此同時,網絡輿論也開始反轉。
微博上,話題大學生理財不是校園貸、金融素養該從中學抓起、星城青年金融改革輪番登上熱搜。
李曉薇調動凡星傳媒輿情部門,聯合一眾財經博主與知名高校博主,發起“金融責任宣言”征集活動。
不到48小時,已有超過兩萬名學生簽署宣言:
“我承諾,不輕信高利借貸,不盲目消費虛榮,用理性與責任守護我的未來。”
—
四九城,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會議室。
一場針對“青年金融風險綜合治理”課題的閉門會議正在召開。
屏幕上,一份名為《星城市校園金融綜合治理試點報告》被重點標注。
來自銀保監、教育部、人民銀行的負責人正圍繞該報告展開熱烈討論。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青年事務處副處長低聲道:“這套機製已經具備推廣價值了。”
—
星城,夜色降臨。
李一凡走出辦公室,習慣性登上辦公樓頂層平台。
俯瞰著腳下這座城市的燈火,他心中默念:
“輿論能喚醒社會,製度才能守護未來。”
這一場關乎未來青年的戰役,遠未結束。
但他已走在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