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8日,瀟湘省政府辦公廳,午後。
剛結束一場經濟座談會的李一凡回到省府三樓辦公室,陳曉峰正將一份厚厚的報告資料擺上他案前。
“省長,這是瀟湘省文化廳和凡星文化聯合提交的‘數字文化出海試點建議’,其中包含關於《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傳播數據回顧。”
李一凡眉頭一挑,接過翻開第一頁,一行粗黑字體映入眼簾:
《“魔童現象”引發的文化戰略窗口:從一部動畫到一場文化崛起的全麵敘事》
他記得太清楚了。
這部電影,正是他在2015年重生之後,親手為弟弟李明傑定下的第一支“文化投槍”。
—
那是2015年冬天,彼時“光線影業”尚未染指動畫賽道,導演餃子不過是一介野路子出身的動畫人,揣著三十頁劇本和一段小樣,在大夏影視圈四處碰壁。
是李一凡親自飛往京城,見了他一麵。
那時李明傑還不信:“哥,一個拍網劇的人搞動畫?能行?”
李一凡卻堅決點頭:“他這不是動畫,這是大夏自己的神話ip。”
短短兩個月後,凡星文化將餃子團隊簽下,項目名定為——《哪吒之魔童降世》,立項落地星城市凡星影視基地,並由省文產引導資金給予第一批3000萬扶持。
這一手布局,到了2019年暑期終於結出驚天碩果。
—
資料裡寫得詳細:
2019年7月,《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票房超50億,位列大夏影史第二,僅次於《戰狼2》,豆瓣評分8.4,成為全國觀眾心中“國漫崛起”的象征。
星城市以“動畫之都”的新身份爆紅,接待旅遊人數創曆史同期新高,動漫節票房突破5億,直接帶動就業人次。
李一凡緩緩合上報告,望著窗外。
他心中知道,這遠不止是一部電影的成功。
這,是一次文化話語權的突圍。
—
當天傍晚,省文化廳、凡星傳媒、省委宣傳部聯合在星城市舉辦“魔童出世一周年高峰論壇”,李明傑、李曉薇雙雙出席。
作為凡星文化執行董事,李明傑率先在會上披露:
“凡星文化已與餃子團隊簽署十年合作協議,正式組建‘神話宇宙創作聯盟’,未來五年將推出《哪吒·混元》《封神三部曲》《鳳凰·九天》三大項目。”
“同時,我們也將攜手小米影業、騰訊影業共建‘國產動畫全鏈條生產基地’,選址瀟南新區。”
台下一陣嘩然。
小米、騰訊、凡星,三大民營資本同時加碼動畫,意味著未來幾年,國漫將真正擁有工業基礎,而不是幾個“靠導演意誌力硬撐出來”的孤島。
緊接著,李曉薇走上台,代表凡星傳媒發布“凡影計劃”:
“我們將在未來三年內,將《哪吒》ip出海至北美、東南亞、日韓市場,並與fix、disney+等平台談判上線計劃。同時凡星與中央外宣辦合作,共建‘大夏故事全球化敘事實驗室’,打造具有普世吸引力的東方神話品牌。”
台下一眾學者鼓掌不止。
而在後台休息室內,省委宣傳部長顧世安已撥通了李一凡的電話。
“省長,我看凡星這步棋,走得真狠啊。”
“文化也是政績,”李一凡語氣淡然,“不是隻有橋梁和gdp才能進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