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委大樓。
上午9時整,省委常委會議如期召開。
省委書記趙建國主持,列席人員除了九位常委外,還包括大夏政務院副總林建國的嫡係——新任國家發改委主任薑承遠,通過遠程係統接入會議。
會議主題明示為“關於瀟湘省‘基層政務透明化改革試點’推進情況的通報與研究”。
但與會者心知肚明,這不僅是一場總結會,更是一場檢驗李一凡“能否將製度改革推向全省乃至全國”的關鍵政治考驗。
—
李一凡身著藏青色西裝,神情冷靜。手邊,是一份厚達108頁的《召陽縣製度改革試點報告第一期)》,由省政研室與凡星智庫聯合撰寫。
趙建國先開場,語氣平和卻不失分寸:
“製度改革,我們支持。但也要考慮節奏、尺度、路徑。”
“召陽的經驗是不是可以複製?今天要聽聽大家的意見。”
—
副省長陳鬆年首先發言,話語一貫謹慎:
“召陽經驗確實有亮點,比如積分機製、政務信息可視化等都走在前麵。”
“但基層反饋,數據填報壓力較大,乾部‘唯分數論’傾向初現。”
“我們應以鼓勵為主,不宜一刀切。”
李一凡未動聲色,微微點頭記錄。
省委組織部長許宏誌隨後發言,立場鮮明:
“乾部選拔不能僅靠印象和彙報,透明數據是趨勢。”
“召陽改革至少證明:數據可以做參考維度之一。”
“我支持在五個地市同時啟動複製試點。”
副省長林浩民舉棋不定:“我們不能否認改革初衷,但基層動能不足,如果推得太快,恐成‘上熱中溫下冷’。”
—
會議漸趨膠著。
直到省委常委、紀委書記王平緩緩發聲,氣氛陡然收緊:
“我在調研中發現,一些乾部對積分機製非常抗拒,甚至有人在係統外建立‘影子賬本’,試圖影響群眾反饋數據。”
“透明,不應成為新的官僚形式主義。”
“我們紀委的職責是防腐,但我們不希望改革變成另一種‘數字政績秀’。”
這話鋒利直接。
全場一片靜默。
—
趙建國看向李一凡,點頭示意:“省長,你來回應。”
李一凡緩緩起身,聲音清晰,語調不疾不徐:
“改革從來不是讓人舒服的。”
“透明不是為了管死乾部,而是讓能乾事者更安全,懶政者更透明,腐敗者無處遁形。”
“召陽試點啟動21天,群眾滿意度提升12.3,工程資金公示率達98,乾部工作時間總量比改革前增加15。這些數據不是包裝,是實打實的結果。”
他停頓,掃視眾人一眼:
“如果製度改革怕被誤解就不做,怕被抵製就退讓,那我們永遠隻能原地踏步。”
“瀟湘,難道不是該在大夏走出一條治理升級的新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