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角一家不起眼的茶餐廳裡,李一凡與一位老朋友見麵——曾在北京讀書時的同學,現在是香江某高校的副教授。
“你這次來,不隻是為了招商吧?”對方端著奶茶,目光意味深長。
李一凡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你覺得,香江現在最缺的是什麼?”
“信任。”同學隻說了兩個字。
這兩個字,讓李一凡沉默了幾秒。信任,不是一紙政策、一份合同就能換來的,它需要時間、需要共同經曆、需要利益和情感的雙向綁定。
回到酒店,他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行字:
“先讓人看到希望,再讓人願意相信。”
於是,他決定在接下來的半年裡,推動一批針對香江青年的實習和創業項目,讓他們能直接參與到粵港合作的真實業務中,不是作為旁觀者,而是利益相關方。
?
四、中央的暗線與林家的支持
雖然身處香江,李一凡知道,背後的支撐是他嶽父林建國——如今的政務院副總。林建國在一次電話中明確表示:“香江的穩,不隻是香江自己的事,它關係到整個南部沿海的安全與發展。你放心去做,後方我會替你壓住。”
國家發改委主任薑承遠則從經濟政策層麵給予了全力支持,開辟了專項審批通道,讓部分跨境合作項目可以快速落地。
這種上下一體的協調,是李一凡在瀟湘多年改革中積累的信任成果。
?
五、暗潮之下的警覺
然而,越深入接觸,他越能感到一些暗潮在湧動。
有本地傳媒人私下向他透露,個彆外部勢力正在利用文化活動、慈善基金等名義,暗中扶持一些極端化傾向的青年社團。
李一凡立刻將消息通過加密渠道反饋給中央,同時讓凡星傳媒的輿情小組秘密跟蹤這些組織在網絡上的動向。
“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在自由表達,但在關鍵節點,我們必須有能力讓話題冷卻下來。”李曉薇在會議上這樣總結。
?
六、定局的第一步
一周後,香江特區政府宣布,將與粵港合作辦公室聯合舉辦“青年未來發展論壇”,主題是“共建灣區·共創未來”,李一凡受邀擔任主旨演講嘉賓。
站在會場上,他沒有用宏大的政治口號,而是講了三個故事——一個瀟湘青年回鄉創業的故事、一個香江大學生在灣區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故事、一個粵港科技團隊成功打入國際市場的故事。
每個故事,都有情緒的共鳴,也有現實的利益落點。
台下的掌聲,比他預想中更持久。
李一凡知道,這隻是開始,但第一步,已經踩穩了。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