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霧還沒散儘,星城北站的站台上已有人影聚集。李一凡穿著深灰色風衣,從站台另一側快步走來,身後跟著陳曉峰和幾名工作人員。今天,是瀟湘、江淮、川蜀三省就“中部科創走廊北延計劃”進行首次麵對麵會晤的日子。
高鐵駛入江淮腹地,窗外的田野從潮濕的青變成乾淨的褐。列車剛進站,江淮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陶銘澤已經在站台迎候。他上前握住李一凡的手:“李省長,久仰大名,這次總算能麵對麵商量個長久方案。”
“陶省長,彼此彼此。”李一凡笑,“這趟北延,不隻是瀟湘的機會,也是江淮和川蜀的機會。”
……
會議設在江淮省府的多功能廳。巨大的電子屏上投著一幅跨越三省的走廊規劃圖——南起星城主站,經嶽陽智慧港口,北接江淮合肥科創區,再通過鐵路與川蜀的天府芯穀相連。三省各自的節點在圖上閃著不同顏色的光點,像一條未完全點亮的霓虹帶。
陶銘澤先開場:“北延的最大問題,不是錢,而是利益如何穩定分配。江淮願意把合肥的算力中心與瀟湘的主站同步升級,但前提是——數據共享必須對等,人才培養計劃必須開放。”
川蜀的代表,副省長胡慶林則提出:“我們要的很簡單,天府芯穀在半導體設計和封測方麵有優勢,希望能成為北延走廊的高端封裝標準製定方,這一條如果寫進框架,我們就全力支持。”
李一凡看著屏幕上的線路圖,緩緩說道:“瀟湘的底線是——主站核心算力不外移,走廊的標準驗證中心不分割,研發成果的專利歸屬必須統一歸於走廊理事會,三省按投資比例分紅。這三點不動,其他的都可以談。”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兩位副省長:“數據共享可以開放,但必須是‘雙鑰匙機製’——兩省一把,解鎖必須雙方在場。人才培養計劃可以開放,但培訓內容中的‘主算法與安全協議’部分,必須在瀟湘完成。”
陶銘澤輕輕笑了:“李省長,你這防線畫得夠細。”
胡慶林則點點頭:“我同意,隻要標準製定的議席我們有一席,川蜀沒意見。”
……
午餐後的閉門小會氣氛更直接。李一凡拿出一份紙質文件,封麵寫著《中部科創走廊北延試行框架協議0.8版)》。
他一頁頁翻過去:“第一階段,瀟湘負責牽頭主站和北延乾線的總控係統建設;江淮負責合肥算力中心擴容和長三角接口標準;川蜀負責高端封測線與材料實驗室。第二階段,三省共同建立‘走廊投資與技術理事會’,理事長輪值,秘書處常駐星城。第三階段,數據與專利收益按投資比例分配,前兩年瀟湘占40,江淮、川蜀各30。”
陶銘澤挑眉:“前兩年瀟湘多占,是為了回收主站投資?”
“沒錯。”李一凡直言,“主站的固定資產和安全體係投入最大,我們需要先回本。兩年後,分成自動回歸平均。”
胡慶林看完,緩緩說:“川蜀同意,但希望能在天府芯穀建立一個與主站對等的‘安全鏡像節點’,哪怕不接主算力,也要能獨立運行三天。”
李一凡想了兩秒:“可以,但必須簽署‘斷鏈協議’,三天後必須恢複全網同步。”
“成交。”胡慶林伸出手。
三人握手,閃光燈在室內閃了幾下,記錄下這一刻。
……
傍晚,回程的高鐵上,陳曉峰遞來一份內部簡報:“省長,省委書記趙建國批示——北延計劃可行,但要在省委常委會上先走一遍程序;另外,匿名信舉報走廊基金運作不透明的事,紀委已立案初核。”
李一凡掃了一眼:“先不急著澄清,讓程序自己跑。我們隻盯工程,不讓工期掉一天。”
窗外夜色漸深,遠處的高架路燈一盞一盞亮起,像北延走廊那條尚未完全點亮的霓虹帶,靜靜鋪向未來。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