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的清晨,星城的天空依舊籠罩在雨後的潮濕氣息中。省政府大樓外,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台階的石麵上留有昨夜驟雨衝刷過的水痕。走廊裡的燈還沒完全亮透,整個辦公樓仿佛被一層尚未散去的霧氣籠罩,顯得壓抑而沉重。
十樓小禮堂的門口,幾名工作人員正搬運著文件箱和投影設備,走廊兩側臨時擺上了幾張長桌,上麵整齊地放著檔案袋、筆記本和簽字筆。桌角壓著一疊紅色的“旁聽證”,格外醒目。今天的“問政式麵談”是辦公廳副主任觀察期的一次關鍵考核,紀委、審計、法製辦、應急、數據局的乾部齊聚一堂,氣氛比任何一次例行會議都要凝重。
陳曉峰走進會場時,手裡隻帶著一本薄薄的《崗位承諾》,封麵上用黑色鋼筆寫了八個字:把權放下去,把責拎上來。相比之下,鄧誌遠身著一身筆挺的西裝,懷裡抱著厚厚的文件夾,眼鏡片折射出冷冽的光芒,顯得穩健而自信。
另一名從外地掛職回來的乾部,額頭冒著細汗,手裡攥著厚重的材料夾,生怕有任何閃失。這一幕,讓不少旁聽的乾部心頭生出微妙的比較:一個是經驗老到、根基深厚的係統乾部;一個是帶著跨區域履曆的掛職人選;而陳曉峰,看起來卻像個“赤手空拳”的年輕挑戰者。
問詢正式開始。紀委的乾部率先發問,聲音不快不慢,卻字字鏗鏘:“請三位談談,合簽製下如何防止‘免簽卡’被濫用?要求一句話原則,三句話辦法,十個字底線。”這是典型的“以簡馭繁”,不僅考反應,更考體係。鄧誌遠回答得嫻熟:“原則是依法依規,辦法是培訓、抽查、問責,底線——不越權。”言辭穩妥,卻略顯空泛。
掛職乾部則答:“原則是依法行政、程序正當,辦法是建立督查組、定期通報、出問題倒查,底線——不失控。”他的回答條理清楚,但稍嫌籠統。陳曉峰起身,神色平靜:“原則——放程序不放決定;辦法——三層留痕、七日複核、異動預警;底線——一步一印,誰簽誰當。”他的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尤其是那句“誰簽誰當”,讓不少在場的乾部對視一眼。紀委處長點了點頭,臉上閃過一絲讚許。
第二個問題來自法製辦,直指要害:“授權卡是鑰匙,鑰匙有鋒刃。出現越權,副主任該擔什麼責?”這種問題,若是回答模糊,便會顯得推諉;回答過於激烈,又可能讓人覺得輕率。鄧誌遠答:“副主任必須擔責,但具體責任要依製度劃分。”看似無懈可擊,卻缺少擔當意味。
掛職乾部補充:“遇到重大損失,必須提交集體討論,由集體兜底。”這是體製內常見的安全說法。陳曉峰沉吟片刻,答得更為鋒利:“副主任的第一責任,是‘設邊界’。若越權發生在邊界之外,我擔程序之責;若發生在邊界之內,我擔選人之責。製度不是擋箭牌,擋不住的箭,要有人接。”
全場短暫沉默,隨後傳來幾聲輕輕的讚歎。這一句話,把責任劃分得清楚,也把態度亮明了。趙建國坐在前排,眉梢微挑,眼神中浮現一絲深意。
接下來的問題更尖銳。數據局的乾部問道:“昨晚係統出現共享賬號登錄,你們如何看待?如何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這是公開點出前一夜的風波。鄧誌遠略顯遲疑,答道:“這是管理不嚴,要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
掛職乾部說:“應當加強係統監控,完善報警機製。”陳曉峰則直接把昨晚的日誌投影在屏幕上:“異常出現在零點三十七分。我們發現方式是‘時間戳回撤’與‘終端指紋不匹配’。目前,所有共享賬號已凍結,改為實名二次認證;當晚的所有‘黃卡’已經回滾複核,留痕齊備。
並且,我們已把事件張貼在一樓‘問題牆’,不回避,不粉飾。”他最後一句話,聲音低沉,卻讓全場為之一靜。紀檢乾部互視片刻,微微點頭。
整個問詢持續了兩個小時,問題密集、犀利,沒有留絲毫情麵。審計部門追問“授權卡對預算執行的影響”,應急部門提出“突發事故如何快速跳過程序”,法製辦要求說明“邊界劃分如何與上位法銜接”,紀委質問“免簽是否可能滋生灰色空間”。
每一問都像釘子直直釘下。陳曉峰的回答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每個要點都配有路徑、閾值與追責條款。他把“製度件”的邏輯掰開揉碎,甚至舉例:“危化品演練備案,如果全程預審批,時間會拖長;但我們設定閾值,允許先演練後備案,前提是風險評估和預警預案到位。
閾值內放,閾值外關,全部留痕。”這些例子讓不少旁聽的企業代表暗暗點頭,心想:若真能落到實處,效率與安全兩端或許真能兼顧。
散會時,主持人要求三位候選人用一句話概括“副主任之責”。鄧誌遠答:“統籌協調。”掛職乾部答:“溝通橋梁。”陳曉峰略一停頓,說:“立邊界、提效率、穩風控,出事不躲,成事不搶。”他的聲音沒有起伏,卻讓人聽出一股篤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會場外的走廊裡,氣氛比進場時輕鬆了些,但竊竊私語仍不斷。有人說:“年輕人有衝勁,但火候還淺。”有人說:“答得有板有眼,比想象中穩。”還有人搖頭:“秘書出身,未必能服眾。”
趙建國站在窗邊,等李一凡走近,低聲說道:“你這個秘書,不簡單啊。但要記住,勁兒足未必是好事,關鍵要把勁兒用在點子上。”李一凡微微一笑,回道:“他知道自己在走哪條線。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線繃緊,不讓它斷。”
下午兩點,四九城政策研究室來電,語氣不緊不慢,卻不容忽視:“瀟湘的免簽邊界建議改為‘三日免簽+七日複核’,月底前交首份複盤報告。請不要讓製度成為灰色地帶。”陳曉峰答:“照辦。”掛斷電話後,他在崗位承諾的“風險處置”一頁上用紅筆加了兩行小字:三日免簽,七日複核;異常必回滾,責任必留痕。
傍晚,示範區第三條測試線啟動。車間裡燈火通明,治具摩擦聲不斷。質量工程師展示新界麵:三枚顏色各異的按鈕,分彆代表技術停機、質量放行、異常距停,每一枚按鈕下都有責任人簽名格。
李一凡看完問:“凍結後,誰來解?”工程師答:“必須雙人同屏確認,一把鑰匙在工藝主管,一把在質量主管,單人無效。”李一凡點頭:“寫進複盤,作為製度件。”陳曉峰在旁記下,心裡暗想:這一條或許正是下一輪考核的關鍵。
夜幕降臨,省政府一樓“問題牆”前站著三撥人:企業代表、窗口乾部、媒體觀察員。昨夜的“共享賬號異常”被貼在最中間,旁邊是處置流程:回滾、報備、凍結。有人感歎:“第一次見到機關把醜事貼在牆上。”
也有人說:“這樣透明,反而讓人信服。”窗口乾部則苦笑:“臉丟幾次,手就不會亂伸。”陳曉峰沒有解釋,隻是讓工作人員準備第二天的“紅黃綠燈表”,要在問題下方加一欄“處置完成時間”。
午夜時分,數據局日誌發出短促的提示音。陳曉峰守在屏幕前,看到一行行綠燈閃過:預算調劑四小時內完成,危化演練備案當日收口,夜航改線仍按綠色通道入庫。屏幕下方的“風險日誌”顯示零條,他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但電話很快打破了平靜。紀委通知:明早八點,三位觀察期候選人必須到十樓小禮堂,隨機抽取三份“合簽件”當場複盤,旁聽席增加十個名額,包括媒體,全程錄像。
陳曉峰合上筆記本,看向李一凡。後者隻是淡淡點頭:“加就加。規矩擺在明麵上,越拍越清楚。記住,明天三件東西必須同時在手:能看見,夠落地,可追責。”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