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清晨,星城的雲層壓得很低,省政府一樓大廳裡已經有人圍在問題牆前排隊看昨夜的更新。協同台的大屏上,新掛了一列“企業對時排名”的試運行欄,右側是一行淺灰色提示:按簽約—交地—設備進場—首件認證四段鏈路計時,跨地對比,日更。
陳曉峰站在屏幕前,把“對時接口說明”遞給數據局同事,叮囑一句:今天下午四點,外資封裝線的配套商將在四九城連線,按對時成績分配第一期訂單配額,瀟湘必須把成績寫在牆上,而不是寫在稿子裡。
上午九點,嶽州臨港先發起跑。第一家配套廠搬運進場,吊車的鋼索在雨裡發出刺耳的聲響,設備到位時間戳落在“0927”。園區主任當眾宣讀並聯清單,供電預勘、臨電接入、危化品小樣驗證三件並聯,最大小時限公示。
群眾代表舉手追問:如果其中一件卡住,是否允許先開線後補證?陳曉峰回答得很直白:閾值內允許,超閾必紅,允許並不等於縱容;任何先行件都要有第三方見證和雙鑰匙解鎖錄像。話音落下,工藝主管與質量主管在終端同時按下確認鍵,屏幕右下角跳出兩枚簽名。
衡山口岸則把焦點對準“去重”和“簽收”。三家報關行被隨機點名,按同一模板遞交資料,窗口人員現場演示如何用細化退回碼拆分缺項;簽收板上,責任人一一落筆,攝像頭固定拍攝。
一個報關員猶豫地問:今天這麼嚴,通關會不會更慢?值班長把“重複錄入清除前後曲線”疊在大屏上,指著向下的拐點說:慢是借口,亂才拖人;你們也想快,就跟著清單走。人群裡響起零星的笑聲,緊張氣氛消散了一點。
星城高新區的窗口開出第一單“首件認證”預約。企業帶來一段裝配流程視頻,現場按“異常距停”的流程試跑,群眾代表親手按下暫停鍵,工藝與質量兩把鑰匙在不同終端解鎖,放行提示隨後亮起。
記者把鏡頭懟在那串編號上,有人低聲說:看清了誰按的、誰解的、誰簽的,這樣的“快”不怕。窗口小夥子趁勢補一句:今天所有認證視頻都會貼到門戶的證據欄,誰都能點開看。
中午前後,四九城綜合司的視頻連線打進來,薑承遠的身影出現在屏幕左上角。他沒有寒暄,隻問三個數:當日新簽、交地、設備進場。
陳曉峰當場報出九、五、二,又把“對時接口”發過去,補充一句:我們把“介入必須出現”的規則寫進了係統,黃轉紅前十二小時會彈出責任人名單。薑承遠點點頭,說一句“把規則拍成一分鐘短片”,便掛斷了。會議室裡短暫安靜,隨後響起幾聲低聲的“收到”。
下午一點,風向突然變了。江淮方麵的商業公關團隊在社交平台上投放“穩健承諾三問”,暗示“快速並聯等於放鬆審核”,配圖是幾張剪裁過的窗口照片。
輿論剛起勢,瀟湘門戶更新“當日對時榜”,把三地的簽約—交地—進場—認證四段時間條拉成標準化刻度,旁邊列出“退回原因碼細化率”“介入出現率”“銷號周期中位數”。評論裡很快冒出一句話:講承諾的人很多,給刻度的人很少。
兩點,嶽州臨港的第二批設備抵達,比約定時間提前了二十分鐘。裝卸區的雨水沿著排水溝快快流走,第三方見證員把封樣袋貼上編號,群眾代表在旁邊看得入神。
企業代表湊到陳曉峰身邊,壓低嗓子說:如果這輪對時我們進前三,能否把兩家小配套也帶上名單?陳曉峰想了兩秒:可以,但要簽“對時共擔”的備忘,把兩家也納入同一刻度,誰拖,誰在牆上簽名。
衡山口岸傳來一則小插曲:一單資料缺少運輸單據,報關員按老習慣想打電話“口頭溝通”,被窗口人員攔下,請其當場在簽收板簽名,倒計時啟動。
報關員臉有些紅,寫完名字抬頭看屏幕裡的分鐘條,歎了口氣說:這樣也好,至少不必再追問“誰接的口頭”。旁邊的企業同伴笑起來:字寫得好看一點,晚點上新聞也體麵。
星城高新區的認證進入關鍵節點。首件裝配時,設備上的一枚定位銷冒出細細的白霧,質控員立刻按下暫停鍵。按規程,這屬於“輕微異常”,可在複核後繼續。
陳曉峰擺擺手:做重一檔,按“中等異常”流程走,複核、封樣、對時全部重跑。企業代表愣了一秒,隨即點頭:貴,但心安。群眾代表圍近幾步,看見屏幕角落多了一條深色的複核線,誰也沒再說話。
三點半,四九城的視頻會議二次連線,外資封裝線的采購負責人坐在鏡頭前,身後是一麵密密麻麻的甘特圖。他開門見山:今晚八點公布第一期對時配額,五條產線,每條按綜合排名分配,不接受口頭解釋,隻看證據鏈。
江淮與瀟湘同台對照,最慢的一段鏈路視為整單成績。李一凡點頭,隻說:瀟湘的證據掛在牆上,不掛在嘴上。屏幕另一端的人略一點頭,露出一個職業化的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點整,門戶“對時榜”再次更新。三地的時間條往前挪了一格,嶽州的“設備進場—首件認證”縮短到五十六分鐘,衡山口岸的“簽收—放行”壓到二十二分鐘,星城高新區的“異常複核—解鎖”雖然重跑,卻也在九十分鐘內閉合。
數據下麵是一排小字:群眾按鍵留痕三十二次,雙鑰匙解鎖二十一次,介入出現率百分之百。評論區有人問:為什麼要自己把重跑寫出來?另一個人回:因為他們不怕讓你看見。
傍晚,江淮把一段精致的宣傳短片頂上熱門,強調“製度穩健”“風險可控”,鏡頭裡是明亮的講台與整齊的合影。與此同時,瀟湘協同台開了一個“無主持簽約專場”,鏡頭對準清單、編號與時間戳,窗口人員不抬頭,企業代表不致辭,打印機的聲音和敲章的悶響成了全部配樂。財經媒體把兩段視頻合成對比,標題寫:一個在講,一個在做。
夜色落下,四九城的對時發布會準點開始。屏幕上滾動五條產線的評估表,指標一列一列跳到最終分數。第一條產線,瀟湘排名第一;第二條,瀟湘第二;第三條,瀟湘第一;第四條,江淮第一;第五條,瀟湘第二。
配額隨即彈出:瀟湘三條滿配,兩條半配,江淮兩條滿配,兩條半配,剩下一條留作機動觀測。會場沒有掌聲,隻有“已發送郵件”的提示音一聲接一聲。
李一凡沒有喜形於色,他讓信息員把“中位數放行時長”“銷號周期中位數”“退回原因碼細化率”三條曲線與“對時榜”並排,寫上一行字:訂單不是獎勵,是刻度的結果。
陳曉峰則把“對時共擔”備忘模板發給企業,把剛剛擠進前三的小配套廠也納入同一計時,把簽名、編號與倒計時一起掛上牆。有人小聲說:這樣嚴,回頭會不會少人來?窗口小夥子答:人可能少一些,訂單會多一些。
十點整,門戶掛出“當日標誌性兌現”。三地合計簽約十一家、交地七塊、設備進場四批,首件認證完成兩條,異常複核一次,重跑一次;問題牆新增紅卡兩張、翻綠三張。評論裡跳出一句:穩的是證據,快的是刻度。
江淮公關的賬戶還在更新“穩妥解讀”,但轉評比上午少了很多;企業群裡倒是熱鬨,幾位外資經理轉來對時郵件,簡單寫了四個字:照此執行。
臨近午夜,省人大法工委把白天討論過的三條規則寫進《開放日條例》修訂稿:對時排名納入政府公開指標;“介入必須出現”改為強製條文;“對時共擔”允許主廠將配套廠納入同一刻度。修訂稿頁腳的時間戳一跳一跳,像在催促第二天繼續跑。李一凡批示:“明日零點起試行,三地一體。”
燈光黯下,協同台的曲線仍在緩慢往下。問題牆前的最後一撥人散去,值守小組把一塊新的“對時榜”卡座擰緊。陳曉峰收起筆記本,走到窗前,看見夜雨又落下來。他在心裡默念一句:讓速度變成紀律,讓紀律托住速度。然後轉身下樓,留給那麵牆的,是新一天即將寫上的刻度。
午夜之後,企業群裡又跳出幾封簡短郵件:按對時表鎖定第一批裝機清單,三天內交付到位;對接窗口點名陳曉峰團隊,要求明早再開一次無主持簽約。陳曉峰合上手機,隻在備忘錄裡加了一行:刻度生效,承諾入賬。牆前風聲停。夜雨細。繼續跑。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