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星城,夜色沉沉,省政府廣場的問題牆上紅紙、黑榜依舊醒目。群眾代表的簽名像釘子一樣釘在紙麵上,經過的人忍不住多看一眼。民生領域的首批名單上牆後,全省上下再無僥幸之地,各級乾部的情緒從震驚逐漸轉為緊張,有的開始主動“補課”,有的暗暗琢磨怎麼躲開風頭。
次日一早,省委小禮堂座無虛席。李一凡親自主持這場專題調度會,要求所有市州一把手到場。會場空氣沉悶,連翻動紙張的聲音都顯得刺耳。陳曉峰先通報數據:過去四十八小時,群眾舉報來電比前期翻倍,新增問題十七個,涉及學校、醫院、環保站和園區窗口。紅卡已當晚公告,群眾代表簽字完畢。聽到“翻倍”二字,會場不少人低下頭,暗暗出汗。
趙建國掃視全場,語氣冷厲:“群眾信任一旦打開,就必須接得住。紅紙不是嚇唬,是護欄;黑榜不是作秀,是規矩。誰再敢頂風,就彆怪組織不留情。”
王平接著點出具體案例:“懷化某醫院藥房仍存在延遲退費,嶽州某學校承諾填得漂亮,現場卻無施工跡象。紀委已派人駐點,連續出現問題的乾部一律停職。”他的語氣不高,卻讓台下的廳局長們背脊發涼。
許宏誌隨後彙報組織部的動作:“我們正建立乾部整改考核‘競速榜’,誰整改得快、群眾簽字滿意率高,就優先推薦評優和提拔;誰連續拖延、群眾不買賬,就降格使用甚至免職。”他停頓了一下,掃過台下的麵孔,“這是機會,也是淘汰。不要以為紅紙隻是懲戒,它也是通道。”
李一凡站起身,語氣平靜卻壓得住場:“我們不是搞運動,是要形成長效機製。乾部怕丟臉可以理解,但怕丟臉就要先把事辦好。今天丟了臉,明天要用行動贏回來。群眾不是要你完美,而是要你真誠。”
會後,走廊裡人群三三兩兩議論。有的市州書記神情嚴肅,當場召集身邊人回去布置;也有人低聲抱怨:“這樣天天上牆,乾部誰敢做事?”另一人反駁:“做得正怕什麼?怕的就是心裡有鬼。”話音落下,幾個人麵麵相覷,不再多言。
當天下午,株洲教育局率先召開校長大會,要求所有承諾項目重新填表並張貼,明確對象、金額、截止日,必須群眾代表簽名認可。嶽州的幾家醫院同步公布退費名單和藥房整改計劃,安排誌願者陪同群眾查賬。湘南環保局則把抽檢計劃放到網上公示,由群眾抽簽決定下一批檢查企業。
媒體敏銳捕捉到這種變化,瀟湘日報用大標題報道:《表態競速,全省整改提速》。文章寫道:“紅紙不是終點,而是起跑線。誰能最快兌現承諾,誰就在群眾心裡站得穩。”評論區刷屏,有群眾留言:“第一次覺得乾部在和我們比賽。”
夜幕降臨,省政府燈火通明。陳曉峰把最新調度數據整理好:紅紙整改平均時長從三天降到一天半,群眾滿意度調查提高了十二個百分點。李一凡看完數據,緩緩點頭:“這說明壓力傳到了末梢,也說明有乾部開始動真格。”
他隨即下令:“從明天起,調度頻率翻倍,每天早晚各一次通報,問題不過夜。群眾舉報要在二十四小時內給答複,紅紙和整改進度同步公開。”
與此同時,官場的暗流也悄然翻湧。有人主動跑到組織部遞交自查材料,甚至提前請教群眾代表如何填承諾欄;有人暗中觀望,希望風頭過去再動;還有人試圖鑽空子,找關係打聽抽查名單,被當場抓住。紀委當天就通報了三起提前打招呼的案例,把名字貼在牆中央,震得一片寂靜。
夜裡十點,星城政務大廳還燈火通明。群眾代表帶著秒表在大廳巡查,值守乾部把口令背得字字清楚,廣播準點響起。一個年輕的窗口工作人員悄悄對同事說:“以前怕檢查,現在怕不上牆。不上牆說明沒動靜,群眾不滿意。”這句話被群眾代表聽見,他笑了笑,在評語欄寫下一句:“怕群眾才是好乾部。”
李一凡回到辦公室,站在窗前看著廣場的燈光。問題牆上的紅紙在風裡搖動,仿佛在提醒他:製度已經跑起來,不能再鬆。他拿起筆,在備忘錄上寫下三條:乾部競速要公開排名,群眾點評要全程錄像,調度會要變成問責會。寫完後,他合上本子,心裡清楚,這場“競速賽”才剛剛開始。
深夜的省政府大樓靜悄悄,隻有指揮間的屏幕還在閃爍,實時數據顯示,整改曲線繼續向上攀升。陳曉峰看了一眼時間,又給明天的行程多加了兩處現場督導點。他知道,隻有親眼看見群眾滿意的簽字,省長才能真正放心。
這一夜,全省的乾部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忙碌,有人加班補材料,有人重跑流程,有人翻著紅紙默背承諾。風聲正緊,誰也不敢掉隊。星城的夜色仿佛也變得更沉重,仿佛整個城市都在為第二天的榜單做準備。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