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有忠有信天顏助,行德行仁後必昌。
九死中間還得活,六陰之下必生陽。
若非吳用施奇計,焉得公明離法場。
古廟英雄歡會處,彩旗金鼓勢鷹揚。
忠誠守信的人會得到上天的幫助,踐行德行與仁愛的人必將昌盛。
在九死一生的險境中依然能夠存活,在極度的陰暗中必定會生出光明。
如果不是吳用施展奇謀妙計,宋江怎能脫離法場的險境?
古廟中英雄們歡聚一堂,彩旗飄揚,金鼓震天,氣勢如雄鷹展翅。
話說當時晁蓋和眾人聽了,便問軍師吳用道:
“這封信有什麼問題嗎?”
吳用答道:
“早上戴宗帶去的回信,是我一時疏忽,沒有注意到。”
“那封信上蓋的印章,用的是玉箸篆文‘翰林蔡京’四個字。”
“這個印章會讓戴宗惹上麻煩。”
金大堅便說道:
“小弟每次見到蔡太師的書信和他的文章,用的都是這種印章。”
“這次雕刻得毫無差錯,怎麼會有破綻呢?”
吳學究(吳用)解釋道:
“你們有所不知。”
“如今江州的蔡九知府是蔡太師的兒子,父親給兒子寫信怎麼會用帶諱字的印章呢?”
“因此出了差錯。”
“這是我疏忽的地方。”
“戴宗到了江州,必定會被盤問,一旦問出實情,事情就嚴重了。”
晁蓋說道:
“趕快派人去追他回來,重新寫一封如何?”
吳學究答道:
“已經追不上了。”
“他用神行法趕路,這會兒已經走出五百裡了。”
“現在事不宜遲,我們隻能這樣行動,才能救他們兩人。”
晁蓋問道:
“怎麼去救?”
“有什麼好辦法?”
吳學究便湊到晁蓋耳邊,低聲說道: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主將可以暗中傳令給大家,按照這個計劃行動,千萬不要耽誤時間。”
眾多好漢得了命令,各自收拾行裝,連夜下山,趕往江州去了。
這裡暫且不提。
至於具體的計策是什麼?
下一回便可見分曉。
且說戴宗按照約定的日期,回到了江州,到廳上遞交了回信。
蔡九知府見戴宗如期回來,非常高興,先取酒來賞了他三杯,親自接過回信,問道:
“你見過我太師嗎?”
戴宗稟報道:
“小人隻住了一夜就回來了,沒有見到恩相。”
知府拆開信封,看到信的前麵寫道:
“信籠裡的許多物件都收到了。”
後麵寫道:
“妖人宋江,皇上親自點名要見他,可以用牢固的囚車裝載,派可靠的人員連夜押解上京。沿途不得有失。”
信的末尾寫道:
“至於黃文炳,早晚會奏明天子,必定會有封賞。”
蔡九知府看了信,喜不自勝,命人取來一錠二十五兩的花銀,賞給了戴宗。
隨即吩咐準備囚車,商量派人押解宋江進京。
戴宗謝過知府,回到住處,買了些酒肉去牢裡探望宋江,這裡暫且不提。
且說蔡九知府催促儘快準備好囚車,過了一兩天,正要啟程時,門子來報:
“無為軍的黃通判特來拜訪。”
蔡九知府請黃文炳到後堂相見,黃文炳還帶來了一些禮物和時新的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