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大成:“陛下,袁崇煥雖有功,但亦有取死之道,陛下捉拿袁崇煥,應當。”
崇禎聞言,不由哈哈一笑:“不對吧,當年餘愛卿可是為袁崇煥鳴冤,多次與兵部尚書梁廷棟爭辯,認為袁崇煥有大功,不應被下獄的。”
餘大成:“陛下,臣隻是認為在當時後金入寇之時,不宜捉拿袁崇煥,但袁崇煥確實有取死之道。”
崇禎皇帝聞言,也是歎了口氣:“唉,當時拿下袁崇煥,確實是朕急躁了些。”
“不說他袁崇煥了,餘愛卿,此次召你入京,委以督師薊遼重任,實乃社稷安危所係。愛卿且說說,愛卿可有信心穩住遼東局勢,亦或能否更進一步,平定遼東?”
餘大成起身,恭敬地向前一步後跪地,清了清嗓子道:“陛下,遼東後金勢力猖獗,即便陛下許臣薊遼總督之職,臣也無能為力。”
崇禎聞言,滿懷期待的心情不由一下子拔涼拔涼。
“餘愛卿所言之意,是遼東那邊已經是沒救了嗎?”
餘大成:“陛下,若是六年前,陛下派微臣去督師薊遼,微臣有八成把握,花費十年時間,平定遼東。”
“但如今,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韃子已經做大,若微臣還以薊遼一地守遼東,臣在遼東之地,已確實無法有所作為,關寧錦防線,臣最多隻能是守住山海關而已。”
“天長日久之下,錦州城,寧遠城必將會被韃子逐漸蠶食,臣也無能為力也。”
“但陛下莫慌,臣有一計,可先行壓製後金,但若要平遼,非得十五年往上不可。”
餘大成的一番話,讓心情拔涼的崇禎瞬間又來了精神:
“餘愛卿,快快起身,先坐,先坐,有何良策,細細說來。”
餘大成謝恩起身,也沒有重新落座,而是從懷中拿出一個折子,開口道:“陛下,平遼說難很難,說簡單其實也很簡單,關鍵在於兩個字:屯田。”
“現如今,韃子已成氣候,想要速平韃子,已不可能,唯有移民屯田,慢慢圖之,方可平之。”
“陛下,微臣回京路上,已經整理出了一份詳細的屯田計劃,請陛下過目。”
崇禎:“快快,王承恩趕緊把餘愛卿的折子拿過來。”
王承恩快步上前,雙手畢恭畢敬地接過餘大成手中的折子,轉身呈到崇禎皇帝麵前。
崇禎迫不及待地展開,目光急切地掃過每一行字,眉頭時而緊皺,時而舒緩,時而飛揚。
起初聽餘大成所說屯田二字,崇禎皇帝雖然感覺這事兒好像靠譜,但又想不通這事兒到底會靠譜在哪裡。
看完餘大成的折子之後,崇禎皇帝瞬間感覺通透了。
餘大成屯田之計的中心思想是九個字:兩麵夾擊,移亂民屯田。
要想壓製後金,單憑薊遼之地,已經遠遠不夠,需得再加山東之底蘊,方可成功。
之所以要加上山東,那是因為山東之地富庶,山東之地管理的東江鎮,是牽製後金後方軍力重要力量。
而且,山東一地還是屯田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