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歎一番之後,崇禎皇帝立馬八百裡加急,通知宣府、大同那邊,把餘大成那邊的軍事行動通告了一番,命令宣府、大同那邊必須守住三個月,三個月內肯定會有轉機。
宣府、大同那邊的軍士們,知道了餘大成的釜底抽薪之計,也都是心裡有了譜,抵擋起後金軍的進攻來,也是使足了力氣。
崇禎七年七月十五,八萬步兵,兩萬騎兵,全部在長生島集合。
這兩萬騎兵,其中一萬是一人雙馬,另外一萬是一人一馬。
一人雙馬的一萬騎兵是要進入後金進行肆虐劫掠的主力部隊,必須得有足夠的機動力。
一人一馬的一萬騎兵,則是會被留下來在複州、永寧防備兩城的騎兵出城,以及接應進入後金腹地的搶劫隊伍搶劫回來的各種戰利品。
來到了長生島的陳平安,看著島上有條不紊不斷集結的軍隊,心中很是感慨。
好吧,這會兒的自己,真的已經是一個大軍閥了。
自己這要是立馬舉旗造反的話,對大明造成的威脅,絕對要比後金強大幾百倍。
“出發,給本將軍拿下南汛口、北汛口,兵臨複州城、永寧城。”
隨著陳平安的一聲令下,集結在長生島處的大大小小五六百艘船隻全部動了起來。
長生島離遼東半島很近很近,最近的地方僅僅隻有一兩海裡而已,就算用普通的船隻運兵登陸都很方便。
南汛口、北汛口都是毗鄰海岸,與長生島隔海相望,大明拿下長生島諸島,並在長生島大量集結軍隊的情況,南汛口和北汛口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南汛口和北汛口兩座城池中分彆隻有一個甲喇1500人的兵力,感覺守不住的兩城立馬派出快馬求援。
求援消息送到複州之後,多爾袞和多鐸兩兄弟派一萬步卒分彆去支援了南汛口和北汛口。
城裡又多了5000精兵,南汛口和北汛口的韃子們本來還挺高興的,這下子兩座城池總算能守住了吧?
然而,隨著集結在長生島上的兵力越來越多,南汛口和北汛口裡的韃子們都慌了。
浩浩蕩蕩的無數船隻,兵分兩路,朝著南汛口和北汛口而去。
守在南汛口和北汛口中的韃子士兵,隻能是眼睜睜的看著無數船隻朝著他們湧了過來。
沒有製海權的後金,隻能眼睜睜的等待著被動挨打。
首先到達的是速度最快的蒸汽戰船,106艘火力強大的蒸汽戰船,兩座城池分彆被分配了53艘。
等到南汛口和北汛口分彆進入了艦炮的射程範圍內之後,無情的炮轟開始了。
每艘蒸汽戰船上有32門神威12型野戰炮,這32門炮,兩門在船首,30門在船身的兩側,每側15門。
就算炮擊的時候,每艘船隻有一側的15門大炮攻擊,南汛口和北汛口每座城池也得同時遭受759門大炮的攻擊。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