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柱:“陛下親臨,末將有失遠迎,還望陛下恕罪。”
陳平安擺擺手:“楊將軍有守土職責,沒有調令不可輕動是本分,朕又怎麼會怪罪呢。”
“朕此次前來,是要收回楊將軍手中權力,重新編練宣府軍的,楊將軍可有異議?”
楊國柱聞言,心中一緊,麵上卻是沒有絲毫猶豫的回答道:“陛下既有此令,末將不敢不從。隻是宣府軍征戰多年,保家衛國從無懈怠,末將鬥膽懇請陛下,在整編之時,能念及將士們的辛勞與功績,善待他們。”
陳平安微微頷首,目光誠摯地看向楊國柱:“楊將軍放心,朕深知宣府軍將士們的付出。此番整編,並非是對將軍和將士們的否定,而是為了打造一支更為精銳強大之師,更好地守護疆土,抵禦外敵。朕定會厚待每一位忠勇之士。”
有了楊國柱的配合,宣府四萬大軍的整合編練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
陳平安在宣府這邊待了一個多月,跟宣府這邊的軍士同吃同住同訓練,經過一個多月的洗腦,四萬宣府大軍基本上被陳平安所同化。
神武元年1637年)四月二十,陳平安準備離開宣府,繼續前往大同鎮。
臨走之前,陳平安挑選了一萬宣府軍跟隨大軍一起出發。
同時在宣府鎮這邊也留下一萬陳家軍坐鎮,繼續接手剩餘三萬宣府軍的訓練。
大軍啟程,從宣府繼續向西,沿著洋河河穀通道,可到達大同。這條路線相對平坦,且有現成的驛道等交通設施,利於大軍行進。
當年李自成從大同、宣府進攻北京,走的就是陳平安行軍的這條路線。
隻不過,這個時空有了陳平安當皇帝,李自成就不用想著再蹦躂了。
大同鎮,榆林鎮,寧夏鎮,甘肅鎮,陳平安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全部重新整合了一遍。
一切都進行的非常順利,想象中的武力對抗,陳平安沒有遇到。
畢竟,陳平安此次出行可是帶了近二十萬大軍的。
再加上有著朝廷的正統名義在,沒有哪個將領會傻的反抗。
當然,主要是他們也沒有反抗的底氣,這些九邊重鎮的將領,手裡雖然有兵,但軍餉什麼的可是都靠著朝廷供養呢。
兵沒有陳平安的多,軍餉又受到朝廷的節製,自然也就沒有誰會傻的去反抗了。
大同鎮,榆林鎮,寧夏鎮,甘肅鎮,這四處軍鎮,陳平安每一處都待了一個月左右。
臨走的時候,也都是帶走了一萬當地士卒,留下一萬陳家軍士卒。
一趟下來,大明的九邊重鎮算是被陳平安給徹底的掌握在了手中。
神武元年1637年)十二月初三,陳平安帶著二十萬大軍回師,經過山西的時候,陳平安的二十萬大軍一頭紮進山西。
大軍進入山西之後,便開始接管山西所有縣城的軍權,被接管的各處守城軍被陳平安淘汰了一大半,隻剩下了兩萬大軍。
這兩萬士卒將被集中在一起,進行統一的重新編練。
陳平安在山西一邊接管舊有軍權,一邊又在各縣的老百姓中重新招募士卒,重新編練。
山西總共77個縣,陳平安在每個縣重新招募一千人,總共招募新兵近8萬。
同時在每個縣跟進養豬場、養雞場,為新兵訓練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