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貴武賤的局麵是怎麼來的?還不是文官集團慢慢潛移默化過來的。
軍權給你陳平安就給了,隻要朝堂還是我們文官集團的,早晚有一天,軍權還得歸文官集團。
你陳平安一個武將,想要治理這個國家,反正還得依靠我們這些文臣們。
好吧,大明的這幫子遺臣們打的這個算盤,其實是很不錯的。
不管誰當皇帝,用文官治理天下,這都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陳平安要不是一個穿越者的話,肯定也得繼續依仗這些文官們治理天下。
但很可惜的是,陳平安是一個穿越者,陳平安早就明白了大明朝真正腐朽的根源,就是這幫子大明的文官特權集團。
陳平安非常明白一個道理,大明朝這幫子已經徹底爛到骨子裡的文官集團們,是必須的徹底全部推翻,徹底釘在曆史恥辱柱上的。
陳平安可不會再用這些文官集團們治理國家。
陳平安為什麼要占領台灣?為什麼要拿下東南亞?為什麼自己花錢掏腰包也要往台灣、東南亞大批移民?
為了以後逐鹿天下,有足夠的糧食支撐是一,最重要的是為了在大明朝的這個官僚體係之外,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行政體係。
以趙滿倉為主導的法治和土地公有製行政新體係,才是陳平安竊取整個天下的真正依仗。
趙滿倉勤勤懇懇,每天都在為自己不斷培養著一批又一批的行政管理人員,這些行政管理人員,就是將來陳平安接管整個大明的底氣。
等陳平安徹底掌握全國各省軍權之際,就是陳平安開始清算文官集團,把前朝文官集團徹底釘在曆史恥辱柱上之時。
大明朝莫名其妙死掉的皇帝那麼多,陳平安可不敢留下這些連皇帝都敢暗中謀殺的大明遺臣們。
文官集團們以為沒有人能取代他們治理國家的地位,豈不知,陳平安早就培養了無數可以接管他們職能的新公務員。
陳平安一開始沒有直接跟文官集團們撕破臉皮,無非就是在保留大明人口而已。
陳平安起兵的時候,確實可以大殺特殺,把皇室以及文官集團們全都一次性的推倒重建。
但這麼做,必定會受到文官集團和皇室的集體合力反撲。
文官集團和皇室就隻是北京城中的那些官員和崇禎皇帝嗎?
當然不是的,有這個想法的人,陳平安隻能說一句天真。
文官集團代表的是天下士紳,京城的高官被陳平安殺絕了,天下士紳卻到處都是。
陳平安隻要有對付天下士紳的苗頭,他們完全可以重新在大明各地拉起無數隊伍繼續跟陳平安對著乾。
崇禎同樣也代表不了皇室,崇禎被陳平安給殺了,天下士紳還可以推出無數個皇帝繼續跟陳平安對著乾。
當然了,跟全天下的士紳階層對著乾,陳平安也不怕,在先進武器麵前,一切反動勢力都是紙老虎。
隻是,真要是這麼乾了,最終遭殃的還是底層老百姓。
大規模的戰爭一起,大明人口必定會減半,甚至剩下三分之一都有可能。
這種情況可不是陳平安想要看到的,陳平安還想著帶領龍國百姓殖民全球呢。
因此,陳平安從一開始,製定了分化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