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廉政部可是有自己的一套規章製度的,不準接受當地官員宴請,不準與當地官員私下裡有私交。
柳書宇不留下來吃飯,他肯定也是不敢留下來的。
趙德潤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
他轉身吩咐身邊的師爺:“去,通知所有官吏,明日一早務必準時到縣衙,準備發放俸祿和接受廉政部的考核,不得有誤!再讓賬房把這幾個月的賬目仔細核查一遍,千萬彆出岔子。”
師爺領命而去,趙德潤則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清晨,陽光剛灑向清河縣衙,衙門前便喧鬨起來。
身著官服的大小官吏們三五成群,交頭接耳,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他們一邊翹首以盼著能早點領到豐厚的俸祿,一邊小聲議論著此次突然到來的廉政部考核。
卯時三刻,柳書宇和張守義準時抵達。
兩人穿過人群,徑直來到大堂。大堂之上,擺放著一張長桌,桌上整齊地碼放著記錄官員俸祿的賬冊以及用於記錄的文牘。
趙德潤帶著一眾官員上前,恭敬行禮。
柳書宇掃視一圈眾人,朗聲道:“開始發放俸祿,先從趙縣令開始。”
後勤處主官王承業迅速翻開賬冊,念道:“清河縣令趙德潤,月俸米二百五十石,折銀二百五十兩。”
王承業說完,便有士卒從裝有銀子的大木箱裡取出250兩銀子,送到趙德潤麵前。
“縣令大人清點一下,若數目不差,就在這裡簽字畫押吧。”
趙德潤伸手接過,臉上堆滿笑容,連連道謝,確認無誤之後,麻利的在賬本上簽字畫押。
柳書宇見狀,開口道:“趙縣令,領完俸祿,便開始考核吧。”趙德潤笑容一滯,隨即點頭應道:“一切聽柳大人安排。”
柳書宇目光如炬,問道:“趙縣令,《龍國律》中關於官員貪汙受賄的懲處條例,你可清楚?”
趙德潤臉色微微一變,眼神開始遊移。他支支吾吾道:“這……大致……知曉一二。”
柳書宇眉頭緊皺,追問道:“那你且說說,若有官員收受百姓賄賂十兩白銀,按《龍國律》該如何懲處?”
所謂《龍國律》還是原先的《大明律》,隻是龍國建國之後,重新改了一下名字而已。
趙德潤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猶豫片刻後,結結巴巴地說:“應……應是杖責三十,罰俸三月。”
柳書宇冷哼一聲:“錯!按照《龍國律》,收受百姓賄賂十兩白銀,受財枉法,一貫以下杖七十,每五貫加一等。十兩白銀即十貫,應處杖一百,流三千裡。”
“受財不枉法,一貫以下杖六十,每五貫加一等,至一百二十貫杖一百,流放三千裡。收受十兩白銀,處刑應在杖九十到杖一百之間。
此外,官員貪汙受賄還會被立即除名,永不錄用。”
趙德潤瀑布汗,
柳書宇繼續嚴肅問道:“趙縣令,我且問你,大明《龍國律》中關於田賦征收期限,是如何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