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學是陳平安新加的兩門學科包括《物理》、《化學》兩門學科的基礎知識。
在鎮學的考試中考中之後,就可進入縣學學習三年。
鎮學兩年之內的兩場大型考試,都考不中的話,就沒機會繼續走仕途之路了。
鎮學階段的考試,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知識,學不會,隻能代表你學習天賦不行,再浪費時間搞什麼學習,那就真的沒必要了。
鎮學階段的考試考過,代表著你有學習天賦,可以進入更高一級公辦縣學進行考試。
進入縣學學習的這三年期間,會接觸到更多的新知識,三年之後,就可以進行鄉試,成為舉人。
鄉試考試的內容,同樣是《龍國憲法》占四成、算學占兩成、儒學占兩成,雜學占兩成
如果中舉不成,還有一年複讀機會,再考不成,那就沒機會了。
還是早點回家,該種地種地,該經商經商,為社會做貢獻去吧。
龍國不需要那種一輩子死讀書,不為社會做貢獻的蛀蟲。
同樣,這樣的考試機製,也打破了士紳階層長期對朝廷官位的壟斷。
士紳階層有錢,今年考不上明年、後年、大後年,甚至是四五十歲之後還可以繼續考。
隻要考的次數夠多,總有一天能中舉不是?
沒有資源長期學習的普通人階層,哪有這個財力去考一輩子試?
改製之後的科舉製度就不一樣了,有了年限限製,士紳階層中,那些天賦不行的人,再也沒有了考個十幾二十年後,好運中個舉人再去當官的可能了。
新科舉製度還規定,中舉之後,舉人有當從九品官最低級官吏的權利。
再想當更高官位的話,就得繼續進州、府裡設置的公立大學進修四年,然後再進行會試。
會試的考試內容會有很多分支,比如你想當個縣令,會試考試的內容,同樣是《龍國憲法》、算學、儒學,雜學。
但這其中,儒學的占比會進一步降低,但雜學種類會豐富很多,包括農學,水力學,冶煉學等等各種學科。
想要當文官,就得所有學科全部涉及,你得是個全才。
但你如果想要當一個技術性官吏,就可以專門去學習一些大學裡開設的具體的技術型學科,成為一名技術性的官員。
技術型官員,起步都是正九品,月俸米50石,技術水平高了,以後品階升遷起來也會相對容易。
但技術型官員的缺點,就是以後隻能在工部這個技術領域任職。
想要在官場有所成就,那就隻能去學習所有學科,對所有學科都得有所領悟。
畢竟,隻有全才,治理起國家來,才會在思考問題時,考慮的更加全麵。
..................
喜歡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請大家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