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從馬六甲到歐洲,較為合適的是傳統的好望角航線。
具體路線是從馬六甲出發,穿越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沿著印度西海岸航行,途經果阿。
之後繼續向西,經過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亞丁,南渡亞丁灣,沿著索馬裡海岸,經哈甫尼今索馬裡哈豐角),至木骨都束今索馬裡摩加迪沙)。
接著南渡莫桑比克海峽,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沿大西洋非洲海岸北航,經摩洛哥,最終到達歐洲的裡斯本等港口。
這條航線在這個時代已經相當成熟,有較為豐富的航海經驗和航海圖可供參考,且沿途有多個貿易港口可以進行補給和修整。
同時還可以利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季風與洋流,有利於船隻航行。
龍國的武裝商隊已經在沿途的各個貿易港口都建立了自己的商貿補給點,因此艦隊一路上還是很順利的。
一個月後,神武七年1643年)六月初三,由陳知行帶領的龐大艦隊,很是順利的到達了歐洲葡萄牙的首都裡斯本海域。
裡斯本位於西班牙西部,瀕臨大西洋,是歐洲大陸最西端的城市。
120艘巨船的到來,自然是引起了葡萄牙人的轟動。
在這個年代,歐洲這邊的海船,商船的排水量以幾百噸的為主,戰艦則根據各國海軍戰略和技術水平,從幾百噸到千噸以上都有。
就算千噸以上的巨艦,一般排水量也沒有超過2000噸的。
龍國的三代蒸汽戰船,排水量可都是5000噸級彆的
像龍國這種,排水量5000噸的超級巨艦,在歐洲人眼裡,那就是巨無霸。
120艘超級武裝巨艦的到來,直接就驚動了葡萄牙的統治者,國王若昂四世。
若昂四世是布拉乾薩王朝的開國國王,於1640年領導葡萄牙人反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使葡萄牙脫離西班牙恢複獨立,並登基稱王。
他在位期間致力於鞏固葡萄牙的獨立,收複部分海外殖民地。
當然,對於東方有個強大國家存在的事情,若昂四世自然是知道的。
在以往,東方強國派來貿易的船隻雖然也都很是強大,但也從來沒見過如此巨大的。
這一次,竟然還一次性來了120艘,這是要乾啥?
難道,東方強國要來攻打他們葡萄牙嗎?
不應該啊,葡萄牙人在東方強國麵前,從來都是異常乖巧的。
馬六甲讓給了東方人,東方人收回澳門的時候,他們葡萄牙可也是乖乖配合了的。
後來東方人來到歐洲,若昂四世更是在首都附近的港口直接劃出來了一大塊地盤,無償交給東方人使用,並且很是積極幫助龍國建立貿易據點。
自己都乖成孫子了,按理說,龍國人不應該來打他啊。
東方人一直以來不都是禮儀之邦的嗎?怎麼會遠道而來侵略他們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