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皇太極忙活著收兵防禦,準備和龍國決一死戰的時候,陳平安也沒有閒著。
投降的多爾袞等滿清降臣,在龍國騎兵的帶領下,開始了四處勸降之路。
永寧城,蓋州城,耀州城,以及跟趙大牛的軍隊彙合之後,黃骨堡、岫岩城、旋城,這些個城池,城中本來就沒有多少守軍,再加上有多爾袞等滿清高層的勸說遊說,一座座城市迅速改旗易幟。
遼東半島整個區域迅速的被龍國軍隊所占領。
當然,也有比較硬氣不肯投降的城市,這些比較硬氣的,等到龍國後續的大軍一到,根本就沒有多少守衛力量的城市瞬間而破。
對於冥頑不靈的抵抗者,陳平安的命令隻有一個字,殺!
陳平安趙大牛這邊一路收降碾壓過來的時候,張石頭帶領的西路軍,遇到的情況也是差不多。
義州城那邊,阿巴泰和濟爾哈朗對滿清的最後貢獻就是給盛京發了一份八百裡加急。
然後就是在龍國二十萬多大軍的猛烈炮火下,僅僅堅持了半天,也就投降了。
沒辦法不投降啊,龍國人的火力實在是太猛了,人家還給了勸降書,在投降不殺的誘惑之下,阿巴泰和濟爾哈朗一致決定給龍國皇帝當奴才。
當奴才有什麼不好的,大清的老祖宗們,以前不也是給大明當奴才的嗎?
後來大明還不是不行了。
現在自己再給龍國當奴才,沒什麼好丟臉的。
指不定熬一熬,也能把龍國給熬不行了呢。
於是,東路大軍的張石頭,有了阿巴泰和濟爾哈朗這幫子滿清貴族帶路黨,大軍推進的速度也是超快的。
對於軍事占領區,龍國這邊早就有了一套行之有序的占領方案。
呂宋,印尼,島國,但凡是被龍國軍給占領了的地方,就沒有一個能繼續翻出什麼浪花來的。
三路大軍,一路輕鬆平推,滅國之戰進行的簡直就像是在郊遊。
盛京城中,得知多爾袞,阿巴泰和濟爾哈朗都率軍投降了龍國消息的皇太極,直接被氣得吐血三升,臥床不起,眼看就要不活了。
曆史上,皇太極於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猝死於盛京今沈陽)後宮,年52歲。
陳平安出兵的神武七年,剛好就是1643年。
曆史上關於皇太極的死因,有觀點認為他是因多年勞累、政務繁忙,加上宸妃海蘭珠去世帶來的精神打擊,導致突發心腦血管疾病而亡;不過史料中缺乏確切記載,具體死因至今尚無定論。
這一世,皇太極估計是要被多爾袞,阿巴泰和濟爾哈朗給氣死了。
三人的投降,直接就斷了大清最後一搏的籌碼。
整個大清的全部兵力,幾乎就是全在三人手中的。
雖然皇太極在全國下達了緊急征兵令,此時此刻的盛京城中也組織起來了近十萬大軍在忙活著守城,但這近十萬大軍,僅僅有一萬才是大清的正規軍,剩下的都是一些刀劍兵甲都湊不齊的滿族青壯。
就憑這十萬雜牌軍,還怎麼跟龍國進行最後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