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要是沒錢了,這就說明國家有了蛀蟲。”
“國家有了蛀蟲,蛀蟲你要是解決不了,龍國也會像大明一樣,逐漸被蛀空,等到有了農民起義的那一天,龍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給一個國家找蛀蟲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看錢都到了誰手中就行了。”
“拿大明朝來講,大明朝的蛀蟲就是士紳階層,士紳不交田賦,士紳壟斷商業,財富流向了士紳階層,朝廷收不上賦稅,朝廷沒了錢,還拿什麼治理國家?”
“明白了誰是國家的蛀蟲,就要想辦法解決這些蛀蟲。”
陳平安把自己處理士紳階層的過程,又給陳知行講了一遍。
首先要控製住兵權,當然,兵權的關鍵還是得有錢,然後就是輿論。
當然了,治理這些蛀蟲,也是要溫水煮青蛙,慢慢來的。
一點點的慢慢來,士紳階層就算是想反抗也無能為力了。
“重新丈量田畝,按照田畝數量收稅,再改革了商稅,一係列的改革下來,現在的龍國朝廷一下子就有錢了。”
“龍國朝廷有錢了,無論是興修水利道路,救濟賑災,還是出兵打仗,國家都有錢。”
“朝廷有錢了,才有能力把國家給朝好的方向去治理。”
“稅收,是讓朝廷不缺錢的最重要手段,但這個稅收,一定不要去一味的逼迫農民,要看錢流向誰,誰就是國家的蛀蟲。”
“然後再用合理合法的稅收手段,及時的去限製這些蛀蟲,不能讓這些蛀蟲有做大的機會,這就是讓國家可以一直都能保持有錢的辦法。”
陳知行點點頭,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原來,治理國家,隻要看錢就好了。
陳平安“國家有錢了,隻是一點,最重要的還是得咱們皇室自己也要有錢。”
“皇室沒錢,國家有錢的話,就會跟我一開始說的那樣,皇室暗弱,天下就會逐漸變成朝廷的天下,而不再是咱們陳家的天下。”
陳知行點點頭,繼續傾聽父皇的教誨。
陳平安“皇家想要有錢,辦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商業。”
“儒家思想重農抑商,但這個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重農抑商隻會保一個國家一段時間的安寧。”
“商業,才是財富的風向標,隻有掌握了商業,才能掌握錢流向了哪個地方。”
“國家富靠稅收,咱們皇家富,則是需要靠商業。”
“這肥皂工坊,棉紡織工坊,等等等等,隻要是可以賺錢的方方麵麵,咱們皇家的商行都必須得參與。”
“隻有不斷深入到商業交流之中,咱們皇家才會不斷了解到社會財富的流向。”
“知行,關於商業,在這裡我需要給你說一個新名詞資本家。”
“所謂資本家,就是指在一些手工工場中,擁有資金、原料的工場主,雇傭大量雇工,為市場的需要進行生產的人。”
........................